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人类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世界上人们读得最多、最熟的书恐怕就是《论语》了。尤其是那些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的读书人都曾将此书奉为经典。现代日本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涩泽荣一就说过:要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可见,不管你是学文、从商还是做官,都用得上《论语》。《论语》中有许多话都成为格言流传于世,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联合国甚至将“四海之内皆兄弟”作为总部大堂的标语。《论语》的读法,可以一篇一篇地读,也可以一段一段地读。一点一滴地领会,一步一步地提高,即使同一段话在不同的时间读,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所作。大学指博大而高深的学问,是成就大人——道德上的巨人的学问。其核心内容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诚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元代以来,它和《论语》《孟子》《中庸》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士子必读的经书和各类私塾的基本教材。儿童读了《大学》,就等于进了大学。《中庸》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圣人的孙子孔□,字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是“亚圣”孟子的老师。子思将“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将“中庸”作为其学说的核心。中庸不是“温吞水,和稀泥”,而是讲究“至诚”、“诚心诚意”,“君子诚其意”。诚哉,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