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马/列/毛/邓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探(套装全2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探(套装全2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探(套装全2册)

定 价:¥120.00

作 者: 邵汉明,祖国华 编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马克思哲学 哲学/宗教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527439 出版时间: 2013-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856 字数: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探(套装全2册)》系吉林省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近年来的重要成果。全书围绕“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这条主线,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力求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真实地呈现马克思思想的全貌,并通过对历史的马克思的正确理解而实现对马克思当代性价值的正确认识。下册主要收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成果,探索马克思经典语境和当代语境融合的途径,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胸襟和视野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活的灵魂。

作者简介

  邵汉明,1959年生。安徽绩溪人。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儒道人生哲学》、《中国哲学与养生》、《道家哲学智慧》(与张松如合著)等。祖国华,1962年生,吉林永吉人。现任吉林师范大学副校长、吉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吉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人才。长期以来致力于社会伦理学、青年学,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之思想真义
马克思历史观研究的古典经济学前提
马克思历史观创新的中华民族自我意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实践辩证法”精神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逻辑及启示
否定与中性: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文本考察
恩格斯晚年的唯物史观贡献对我国当代唯物史观理论构建的重要作用
晚年的恩格斯唯物史观贡献及其对中国化发展理论的影响
“人的感性活动”的“逻辑学”何以可能
“异化”研究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的消解
一个商品拜物教的神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中的交往与共产主义
简述马克思的“有限性”思想及其意义
第二编 人学理论研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诠释
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看人的发展
从全球化维度对马克思“交往”与“人的发展观”的解读
跨越历史时空的马克思休闲思想
自由范式的转换与现代性困境的超越
人类命运的现实关注:马克思的需要观解读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现实维度”
第三编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研究
《论犹太人问题》中的批判逻辑
作为一种新范式的马克思的伦理学
解构之后的多元与虚无:后现代幸福观简论
社会正义观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启蒙视阈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逻辑
第四编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自然过程哲学的新的出发点
“改变世界”的新哲学及其文化遗产
迈向“人的形态”的社会主义
卢梭、康德、马克思与社会主义理论
与马克思一道走新路
卢卡奇“历史辩证法”评析
认识论断裂、问题式与症候阅读:阿尔都塞解读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关键词
“语言乌托邦”生活世界与真实生活世界
没有富足,平等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概念发展与意义
评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观的解读
阿伦特与马克思自由观之比较
第五编 文本研究
当代哲学演进取向和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形而上维度的“隐性缺失”
文化传播:马克思哲学的新解读维度
对当下《资本论》及其文本群哲学性重释的反思
现代性视阈中的“犹太人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
近代欧洲“启蒙世界观”及其辩证法
下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
第六编 价值观研究
从“实在论”走向“价值论”的当代哲学
执政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理念
新中国6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的四个坐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轨迹
中国公共服务的价值选择与培育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少数民族价值观传承
三种观念的变革及其意义
大众消费价值取向与我们时代的精神抉择
简论公共文化服务倡导社会价值观
从特色鲜明到多元并重
重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集体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道德建设层面的推进
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社会转型期道德信仰困境的伦理思考
第七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走向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论“文化自觉”与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评析
继承与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恩对未来社会之构想
从“西学东渐”的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论“为政以人”的政治哲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三个新动向
刘少奇党性修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坚定中国特色民族发展之路
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方法评析
胡锦涛两个趋向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治道德:执政党执政理念的伦理基础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行政伦理建设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第八编 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道家文化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结合问题的研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述要
儒家和谐观与和谐社会构建
慎:传统政治美德及其现代意义
创立中国新哲学探寻中国文化新途径
论儒家“中庸”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论毛泽东的墨学观
“三帮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意蕴
第九编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礼乐教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阐析
高校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德育观
论高校的科学发展观
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论转型时期道德环境的特点及其优化
公民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则
和谐社会视阈中公民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
对高校思想教育活动载体建设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非主流文化引导的思考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善美与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内在关联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