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人类学理论为基础,积极借鉴经典人类学、壮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深入地探索黑衣壮民歌富于生命力的审美观念、文化功能,民歌社会有别于现代艺术制度的民歌化机制,以及由民歌的兴衰折射出来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变迁。此项研究将黑衣壮民歌这一边缘的、少数民族的、听觉性的艺术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中,一是突破了经典美学研究主要对主流艺术、经典艺术和视觉艺术进行形而上思考从而总结出某种审美原理的传统,有利于美学吸取来自边缘、民间和听觉艺术的审美经验;二是突破了美学研究中重抽象玄思、轻实证调查的传统,采取田野调查与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多学科交叉兼容的方法,使对黑衣壮民歌的研究既有形而上的理论思考,也有形而下的感性体验。黑衣壮二声部民歌“诗敏”和流传于黑衣壮聚居区的深受黑衣壮人喜欢的外支系单声部民歌“伦”,既有优美、成熟、稳定的音乐形式,又有固定的填词规则和具体的演唱场合按规则即时创制的美妙歌词,论著既述及音乐也述及歌词,并深入到黑衣壮民歌植根于其中的文化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