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
02守望乡土记忆:贵阳市非物…
03以色列大学教育
04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和它的…
05非洲(第4版)
06亚洲服饰与语言文化
07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08印度洋上的蓝宝石:斯里兰…
09醒狮:狮舞祥瑞(第二辑)…
10中外文明的交汇
武慧俊 著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的完成,西方社会以及一…
可购
宋坤 编
《中国孤竹文化》收入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中心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全国部分高等院…
叶红,秦海花 著
欧文·豪(1920-1993)出生于美国纽约,是东欧犹太移民的后代。分别于纽…
张瑞华 著
菲利普·拉夫(1908-1973),美国著名社会—文化批评家。《党派评论》创…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代文化…
《宋代文化研究(第20辑)》主要内容包括:姚平仲劫寨之战述论、宋朝基层赋税…
邓晓芒 著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是邓晓芒教授讲座实录,用漫谈式的语言重点讨论了…
徐贲 著
《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是作者徐贲为青年读者学习公共说理而写的启蒙…
魏晋民 编
《八路军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0)》对八路军文化内涵、主题、定义等进行深刻…
李义丹,王杰 编
天津大学文化在我国大学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既代表了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起…
南方周末 编
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场竖起孔子雕像以来,中国思想界掀起一场重新认识孔子…
蒋杰 等著 林其锬,施炎平 编
博大精深的中华五缘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规律,而仅用西方实证主义的方法…
施炎平 著,林其锬 编
《“五缘文化与现代文明”系列丛书:五缘文化与中华精神》据于五缘文化的思考…
施忠连 著,林其锬,施炎平 编
缘分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中逐渐摆脱佛教影响,演变为具有浓重儒家色…
赵红英,宁一 著,林其锬,施炎平 编
《“五缘文化与现代文明”系列丛书:五缘性华侨华人社团研究》立足历史与现实…
屠金梅 著
《高校社科文库:豫东太昊陵庙会音乐文化研究》以豫东太昊陵庙会音乐为研究对…
复旦大学历史系出版博物馆,中华书局,上海…
2012年是中华书局创立一百周年。《中华书局与中国近现代文化》是第五届出版史…
郑文堂,华玉武 编
《世界城市视域下的北京乡村文化发展研究》诠释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的内涵、…
杨斌 著
电视春节联欢晚会(以央视发端的1983年为起点)已经走过了30年,创造很多奇迹…
张光直 著
《张光直作品系列:古代中国考古学》英文本由耶鲁大学出版社1A963年初版,中…
森田六朗 著,黄荣光 译
日语当中有很多像「内と外」、「世間」、「しつけ」、「けじめ」、「義理」、…
何慈毅、赵仲明、 陈林俊 著
如何看待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和日本的一部分学者中,一直存在着两种…
王元涛 著
《在路上:我要带你去韩国》论及中韩差异时,着重爽朗表达;而披露明星秘闻时…
侯越 著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日本地域艺术文化研究:以蕨座剧团为个案》由侯越所…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王颖,杜…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它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
(美)伯恩斯坦 著,廖爱晚 译
“我知道我不是个男人,渐渐地我明白我很可能也不是个女人。问题是,我们生活…
可读可购
苏静 主编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出版品牌《知日》全力打造日本漫画最强总力特集:集结手…
(法)列维-斯特劳斯 著,邢克超 译
这部神话研究的目的既不在阐释个别的神话故事,也不在探索某一族群之神话体系…
(法)列维-斯特劳斯 著,张祖建 译
本书的论述主要围绕着三种面具展开:萨利希人的斯瓦赫威面具、努卡特人和夸扣…
苏畅 著
《俄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编著者苏畅。外国文学译介是中国现代文…
吴玉杰 著
社会空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场域,而文化场是文学 生产的重要场域。辽海文化的时…
张明华 著
《唐代分韵诗研究》的内容提要如下:分韵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时使用最多的诗歌…
庄嘉宁 著
《世界文学》的前身是鲁迅先生创办的老《译文》,距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老…
(南宋)白玉蟾 著,盖建民 辑校
白玉蟾(1134—1229)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 道教思想家和诗人,才思敏捷,…
杜立晖 等著
家族是社会的缩影和基层组织,以家族为中心产生的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贺璋瑢 著
《东西文化经典中的女性与性别研究》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
张国祚 主编
对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就是为国情把脉、为发展导航、使社会增强凝…
田心源 著
沧海桑田,脍炙人口的一句,总结了我出生地近代层出不穷的变动格式与内涵。在…
胡适 著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批判旧的思想,开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汤文辉 著
加拿大著名传播理论家哈罗德英尼斯从媒介研究的角度,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现代性…
(德)格勒弗特 著 常晅 译
《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的意图在于揭示多个世纪传承的烙印残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