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卢纳察尔斯基(1875—1933),俄苏政治活动家、文艺评论家、剧作家。生于乌克兰,中学便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895年加入俄共,后进入瑞士苏黎世大学,与普列汉诺夫过从甚密。1898年回到莫斯科,先后遭到监禁和流放达6年之久。之后回到日内瓦为布尔什维克办《新生活报》,很受列宁器重。1908—1910年因受经验批判主义的影响提出“造神说”受到列宁的批评。十月革命胜利后历任革命军事会议特派员、中央学术委员会主席、科学院士、教育人民委员等职;1933年被委派为驻西班牙大使,赴任途中在法国病逝。卢纳察尔斯基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他主张文艺必须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对艺术的阶级性与继承和革新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他推崇高尔基等进步作家的创作,批判颓废主义倾向。他反对否定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思潮,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区别对待古典作家遗产的精华与糟粕。他积极支持与维护20—30年代受极左思潮影响受攻击的大批新老进步作家的创作活动,大力宣传列宁关于文学的一系列政策,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拓展了崭新的领域。郭家申,河南南阳人。1953年南阳中学毕业,1960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回国后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工作。历任《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辑部主任,编审,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著有《普希金的爱情诗和他的情感世界》,合作撰写有《苏联文学纪事》《苏联文学史》(3卷)《当代苏联戏剧》;编辑《现代文艺理论译丛》、《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72册)《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23册)等,翻译俄国文学名著《谁之罪?》、《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1、2卷、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盖尔曼的《戏剧选》、《法国文学简史》、《艺术及其最新形式》、《艺术创造的本性》及《我的父亲列夫·托尔斯泰》、《反腐败政策》和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的回忆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