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建筑·东南精华》跨越地域较广,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市。这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丰足的经济为基础,成为文化的中心,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正因如此,这里读书的人也较多,历史上取得功名、入朝为官的人,在全国都居于前列。故该区域古代建筑的特点是:府第大宅多,私家园林多,学宫书院多,牌坊祠堂多,亭台楼阁多。例如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乃至几大园林、几大书院等,均在这一文化带上。沿海东南物华天宝,文风炽盛,名人辈出,历史文化遗迹及建筑自然众多。仅江苏一地,寺院道观一类建筑就有200多处,其中宋塔就有十几座。苏州更是人文荟萃,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历史上一批杰出工匠,如以蒯祥为代表的“香山帮”,还走向京城,遍及全国。浙江古建筑类型特别丰富,突出的是保国寺、天童寺、阿育王寺、国清寺、普陀寺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寺院。同时,古塔也多,从五代起就大兴造塔之风,遍布全省。古桥梁也很有特色。传统的村落建筑、居宅、祠堂、戏台等都很著名,尤以木雕享誉全国。皖南、皖北是徽州文化的积淀地,寺观、塔、桥、祠、馆、宅、坊有7000多处。徽州古民居则是明清建筑艺术的佼佼者,具有苏、浙、皖、闽、粤民居建筑共有的特点——傍水而居、因地制宜、井院紧凑、前堂后楼、庭院绿化、外不张扬、意韵内敛、注重人性,装修雅致而精雕细刻,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福建自西晋北方大批人口南逃时,带来了经济、文化、建筑技术,才使这一相对封闭的地区有了快速发展。但由于交通不便,使不同区间的建筑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分别形成红砖、灰砖、白墙、石建、土堡等风格截然不同又生动有趣的建筑典型。再南边的广东,自唐朝起,佛寺建筑形成高潮,这些古寺虽几经兴废,但古貌依然。宋代广东的州、县学宫有过一次大发展,使番禺、德庆、潮州出现一大批孔庙、学宫及书院。到明清中后期,岭南园林异军突起,其特点是小巧玲珑、花木扶疏,吸收外来的装修手法,多姿多彩……总之,东南一线,经济富足,文化鼎盛,古代建筑灿若明星,渗透着士大夫文化的印记,与北方官方礼制文化和宗教文化有明显差异,很值得你去观赏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