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纪实文学海上散谈录:一个国乐家半个世纪的亲历

海上散谈录:一个国乐家半个世纪的亲历

海上散谈录:一个国乐家半个世纪的亲历

定 价:¥36.00

作 者: 庄水平 著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丛编项: 中国记忆文库
标 签: 高职高专教材 教材 外语

ISBN: 9787542645258 出版时间: 2014-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字数:  

内容简介

  一部回忆录如能反映时代的变迁,就是一部有价值的档案;如能揭开一些历史的迷案,就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这部由上海著名文化人庄永平先生著写的自传体笔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出了这些价值。新中国的大半个世纪,“国乐”发展带出的是一条曲曲折折的路径,庄永平的艺术道路基本上于此同步;曲曲折折的路径会衍生丰富的故事,庄永平的故事里自然珍藏着宝贵的信息。从进入新中国第一个“民族乐团”,到成为“海港剧组”的一员;从执著于“中华国乐”的建设与研究,到著作等身,成为这个领域著名的专家,他注定要被写入中国当代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中西混合乐队”是我国曾经出现过的一种“实验性的”乐队形态,在“海港”创作中,这种乐队形态的探索有过充分的发挥,现时过境迁,不为人所知。所幸的是,作者因是当年组建“中西混合乐队”的骨干成员,亲历了整个过程;加之他学养丰厚,对当年的情景观察细致,记录详实,终保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再比如,1960年代起,京剧艺术让人产生过从戏曲出发,探索一条“中国式歌剧”的新思路。后来一些实验成果因“样板戏”的争论而被淡化,但这种试图寻找到一条能与西方歌剧艺术“并驾齐驱”的具有真正中国精神的“中国式歌剧”的努力还是让人记忆犹新。这部自传体笔记,由庄永平书写,其中的“记忆”却属于我们共同所有。

作者简介

  庄永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戏曲音乐学会会员、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音乐研究会会员、上海东方国乐团副团长。1945年生于上海,为家中幼子,其父庄百鸣热爱音乐,琵琶、胡琴、笛等均会一二,故从小培养三子一女的音乐爱好,四人均会演奏。幼年时陪同姐姐到上海民族乐团学馆面试,意外被收为学馆学生,师从马圣龙专攻琵琶。1963年起先后任职于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京剧院。30岁以后兴趣从演奏转变成音乐理论研究,尤其对燕乐和敦煌乐谱产生浓厚兴趣,后调任于上海艺术研究所。30余年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会与活动,出版有《京胡演奏法》、《琵琶弹奏法》、《戏曲音乐史概述》、《京剧唱腔音乐研究》、《青少年学琵琶》等著作,同时在多种音乐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尤其是对燕乐有深入的研究,是现今音乐界燕乐研究方面屈指可数的专家,多次受邀为中央音乐学院燕乐及敦煌古乐课题的研究生做毕业答辩。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国音乐主题辞典·器乐卷》,参加《中国音乐集成上海卷》、《上海京剧志》、《上海百年文化史册音乐的百年回响》、《上海艺术史·音乐史》的撰写。其所著的《青少年学琵琶》,曲目均改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当代歌曲,编曲加入了伴奏等方式,形式新颖,手法多变,曲目动听,由浅入深,简单易学,深受琵琶爱好者好评,多次再版,是目前琵琶学习的基本教材。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童年琐忆
生命的因缘
民族音乐的因缘
第二章 上海民族乐团的岁月
上海民族乐团学馆生活
招待外宾的“伴宴”演出
大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
第三章 借调上海京剧院
参加排演京剧《红灯记》、《海港》
《海港》的剧本创作
《海港》的音乐创作
《海港》的排演
“文革”之中的上海京剧院
第四章 《海港》晋京演出时期的生活
毛主席观看《海港》
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庆祝游行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拍摄《海港》电影
观看参考电影
北京生活花絮
第五章 前《海港》剧组时期杂忆
军代表
闻捷与戴厚英
剧组里的“意外事”
于会泳与现代京剧音乐
俞丽拿教子
第六章 后《海港》剧组时期杂忆
剧组选址
与海上“闻人”魏绍昌二三事
与居士朱幼蘭的交往
在陕南郝的日子
体验苗族生活
剧组里的政治生活
第七章 恢复上海京剧院
中西混合乐队的解体
乐队组成了轻音乐队
邓丽君歌曲风靡的日子
巡回演出花絮
第八章 调入上海艺术研究所
参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等编写工作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