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理论法学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

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

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

定 价:¥35.00

作 者: 沈仲衡 著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6808998 出版时间: 2014-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字数:  

内容简介

  价值衡量是一种力求对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进行恰当价值定位的法律思维方法,为此,必须超越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怀疑主义在价值判断问题上的极端立场。法律形式主义认为司法裁判是法官从制定法出发纯形式逻辑操作的过程,根本上否定司法的创造性以及价值判断在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作用。法律形式主义僵化机械的法律思维容易导致为追求法律的普遍形式正义而牺牲个案的实质正义。要克服形式主义法律思维方法的消极弊端,就必须肯定法官在司法裁判过程中的创造性,承认法官的价值判断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在肯定司法创造性的问题上,作为法律形式主义的反叛者的法律怀疑主义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法律怀疑主义认为,案件事实或法律规则是不确定的,法官的价值观念乃至法官的个性对最终法律决定的形成起决定作用,没有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为批判法律怀疑主义在价值判断问题上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避免法官在司法裁判过程中价值判断的专断和恣意,就必须解决价值判断的正当性问题。

作者简介

  1970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法学博士,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知识产权法。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思维方法概论
第一节 法律思维、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论释义
第二节 法律与法律思维方法的理想模型
第三节 西方法治史上的法律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
第四节 法律思维方法的对象、目标与基本矛盾
第二章 价值衡量的理论前提反思
第一节 近代西方法学方法论——法律形式主义
第二节 利益衡量论的形成——从目的法学、利益法学到价值法学、社会学法学
第三节 现代与当代西方法学方法论
第四节 利益衡量论在日本、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发展
第五节 理沦总结与反思
第三章 疑难案件与价值衡量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件
第二节 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提出的根据和理由
第四章 价值衡量的基本界定
第一节 利益、价值与法律价值释义
第二节 价值衡量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价值衡量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四节 价值衡量的操作过程及思维要素分析
第五节 价值衡量在法律思维方法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第五章 价值衡量的核心——价值判断
第一节 价值判断释义及性质
第二节 价值判断的对象与维度
第三节 价值判断的标准
第六章 疑难案件价值衡量的操作规则与范例
第一节 语言解释的疑难案件
第二节 “合法”与“合理”相冲突的疑难案件
第三节 “法无明文规定”的疑难案件
第四节 规则规定相冲突的疑难案件
第七章 价值衡量与法律解释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节 价值衡量与法律解释方法
第三节 价值衡量与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
第四节 价值衡量与价值补充
第五节 疑难案件法律解释的范例
第八章 价值衡量与法律推理
第一节 法律推理的内涵及其理论发展
第二节 价值衡量与演绎法律推理
第三节 价值衡量与类比法律推理
第四节 价值衡量与实质推理
第九章 价值衡量与法律论证
第一节 法律论证的必要性及其内涵、特征
……
结束语价值衡量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