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宝,字衮甫,号太玄,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资颖异,至性过人。九岁毕群经,十六岁人南菁书院,随定海黄元同先生游,锐意于章句训诂之学,治《公羊春秋》及三家《诗》。又性嗜沉博绝丽之文,尤好扬子《法言》,随笔笺记,积稿成帙。年二十举元和县拔贡生,戊戌(1898)朝考,用七品小京官签分兵部。1900年,八国联军人寇,京师糜沸,汪荣宝以国势陵夷,非墨守旧闻所能匡救,遂入南洋公学为特班生。1901年赴日游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等校学习东西历史,旁及政法。归国后仍官兵部,并任京师译学馆教员,讲授近代史。1908年任民政部右参议,后迁左参议、左丞,并兼职于修订法律馆与宪政编查馆。1910年任资政院敕选议员。1911年任协纂《宪法》大臣,兼《法令全书》总纂,其时朝廷官制、法律草案等多出其手。武昌起义后,汪荣宝复为袁世凯起草南北交涉诸电稿及《优待清室条件奏稿》等文件。民国初年,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国会众议院议员。1915年参与起草《中华民国宪法》,即所谓“天坛宪法”者。后出任中国驻比利时、瑞士等国公使,1922年至1931年担任中国驻日本公使达十年之久。1931年辞职,专事著书立说,迄1933年去世,著述不辍,计有《清史讲义》、《法言义疏》、《汪荣宝日记》、《新尔雅》(与叶澜合编)等。其后人整理其遗诗,编为《思玄堂诗集》,其往来奏电亦已经人整理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