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文学十论》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含6篇关于中西文化研究专题论文,形成中西文化对比与互鉴的体系和框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篇“巴特的‘神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致力于研究文化和文学研究的认知问题,中外文学与文化文本几乎无一不以文化与社会相联系,并与政治话语紧密相连,纯文学或纯文学性的作品并不多见。本文对展延为社会和民族神话的文学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厘清,并指出其规范和柔性控制的作用。第二篇“中国语境中的雷蒙·威廉斯”尝试把这位文化研究的旗帜性人物放到中国语境进行研究,评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其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旨在对本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思想资源和批评的角度。论文具体探讨威廉斯的主要观点,如威廉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的质疑、文化唯物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关系、公共文化权利、文化的民主化、文化和文学的物质生产的特性,以及英语研究的方法,破除学术界对威廉斯的某些关键性的误解, 以重新认识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文学理论的实质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用。第三篇“吕西·伊利加雷的性别诗学”是研究这位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对文化和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性别主题的研究和辨析,着重探究其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想。伊利加雷所倡导的两性之间的身体和心理差异对于女性的自主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解放具有启蒙意义,也对女性主义文学的创作和接受产生影响。虽然伊利加雷和威廉斯属同代欧陆思想家,其各自的思想脉络和批判旨趣迥然相异。第四篇“全球化参照系中的中国‘文化热’”回顾了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与全球化的逐步形成,分析了全球化与现代性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降在中国大陆出现的“文化热”,如入大量引进和翻译西方文化经典到国学的复兴与传统文化的复苏。文章探讨了全球化的到来给地方文化的认知和坚守所带来的挑战。第五篇“全球兴与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进一步研究了在全球化语境下,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东西方文化需要相互欣赏和借鉴,“互为主观”。第六篇“游行﹑庆典与文化展示”论及中国与西方国家对文化仪式和文化庆典所赋予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探讨了仪式与庆典的社会功能。在后现代媒体时代,传统节日庆典﹑祭祖仪式,公共假日聚会和阅兵式使得民族意识和文化身份得以充分呈现和强化,而后者在西方社会的表征形式则是去形式化,并以日常生活方式加以表现。下篇与上篇形成文学理论与实践的映照,含有4篇文章,属文学文本研究,研究专题有异,但均突出文学文本的细读,以求窥见大观。第七篇“文学文本与文化预设”并非泛论文学母题,而是以充分的文学文本分析和细读为基础的,涉及的作家作品包括拉金﹑希尼﹑福斯特﹑奈保尔等,以求阐释清楚文学文本与作家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并发掘其中的张力,而后者对于前者总是起到显性或隐性的文化预设作用。第八篇“释读萨伊德的‘东方学’”,聚焦这位文学理论家的主要代表作《东方学》和《东方学再考》,并对其相关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思想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是,《东方学》并不是一部反西方文化的著述,若把它看作东方对西方的反拨是违反作者写作本意的,因为客观评价欧洲或整个西方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得失并不意味着要弘扬伊斯兰或是其他东方或地方文化,对萨伊德的著作去做“二分法”解读将失去文化和道义上的公允。第九篇和第十篇分别论述和分析英美文学的经典诗人塔特﹒休斯和罗伯特﹒佛洛斯特的诗歌。休斯的诗歌寓深刻的反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于生动而又逼真的自然和人文意象之中(如,动物﹑植物﹑怪兽和神话),其批判旨趣体现在几乎全部诗集之中。美国诗人佛洛斯特则是大器晚成,其诗歌成就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田园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流畅自然,格调清新;他的哲理诗寓生活哲理和真理于隽永之中,可思性强,本篇对佛洛斯特的重要诗作做了较全面的解析和评价。下篇另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著者采写的关于英国(爱尔兰)戏剧的访谈,二是文化文学理论关键词。需要强调的是,后者对于外国文学专业研究生和文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