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化与当代文学
高原状态与文学缺氧
文学的,还是媒体的?
坚硬的现实主义或者温和的批判
塑造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形象
汉语危机与新世纪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冷还是出版冷?
人民性是一个让我们审慎对待的词
文学的理想精神让我们更有尊严
闭门造车为何大行其道?
心灵体验的能力
寻找异质的文化内容
资源共享与延宕中的世界性
从工业题材到都市文学
文风四题
知人篇
柏杨:永远在野的政治家
周政保:一位捍卫文学尊严的军人批评家
林那北北北:一体两面
鲁敏:离圣洁更近一些
罗伟章:吟唱苦涩沉重的教育诗
郑小驴:远离时尚元素的“80后”
用头脑行走的史铁生
天高云淡的意境里阅读郭文斌
清洁的东君
劳马的哲学小说
周碹璞的城市生活形态小说
葛水平印象:暖暖地气中的灵性
我读畀愚:迷蒙柔性的反讽以及哲学家的品格
麦家的密码意象和密码思维
麦买提明·吾守尔告诉我们:
每一个维吾尔人都是阿凡提
“文学湘军五少将”的硬汉精神
品文篇
隐喻的私生女
这棵巍峨的大树依然郁郁葱葱
中国古代战争的《史记》
向生命伦理中的善良和美好致意
盲人形象的正常性及其意义
一段被湮没的现代化
传统女性的最后葬礼
沉默是诗歌对抗现实的一种方式
超越天使与妖女的“奇观”
改革时代的大赋体
革命化的个人史
不变的“仙人洞”有着无限风光
“走出去”的文化感悟
孤傲的唯美写作
你在做一项“伟大的启蒙”
用伟大的文学想象激活历史
缅怀诗歌的时代
流浪的灵魂是高贵的
点评“7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