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影视艺术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78-2012)

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78-2012)

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78-2012)

定 价:¥38.00

作 者: 张书端 著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丛编项: 上海电影研究文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6038601 出版时间: 2014-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字数:  

内容简介

  《上海电影研究文丛: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78-2012)》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主要研究1978年至1986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这一阶段中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同类创作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断裂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着延续和突破。第二章主要研究1987年至2002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在此一阶段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创作中,现代都市文化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彰显。第三章主要研究2003年至2012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着重指出这一时期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中时尚性元素的主导和对上海全球化都市景观的迷恋,这些创作倾向致使电影中的上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座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景观城市”。第四章主要从作者论的视角研究彭小莲、娄烨、李欣等以上海都市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的导演们在各自的电影中对上海的再现方式。第五章则主要研究当下盛行的上海怀旧电影,指出了上海怀旧电影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入分析此类电影的审美与文化表征方式,并着重对其中存在的“恋物癖”症候和全球化想象问题进行了反思。在第六章中,笔者对上海都市题材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相应思考。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78-2012)》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由政治话语的主导向现代都市影像的转型(1978-1986)
第一节  上海想象中政治话语的延续”
一、“伤痕电影”中极端政治化表述的延续”
二、“工业主义”主题的延续与“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
三、家庭空间中政治性的残余
第二节  上海想象中的文化突破
一、现代都市特性的显现
二、个人主体性的彰显
三、“日常性”的复归
第三节  对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想象中“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反思
第二章  现代都市文化的彰显(1987-2002)
第一节  都市空间作用的凸显
一、“街道”成为主场景
二、都市“漫游者”视角的引入
三、对都市空间中潜藏的权力关系的揭示
第二节  都市叙事的兴起
一、欲望书写的勃发
二、身体意象的凸显
三、城乡对比叙事模式的运用
四、底层叙事的浮现
五、对黑色电影模式的借鉴-
第三节  “上海性”的显影和跨国想象的强化
一、上海题材电影中“上海性”的显影
二、跨国想象的强化
第三章  全球城市愿景中的上海想象(2003-2012)
第一节  由“火车效应”到“地铁效应”——中国都市电影的文化转型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时尚化的上海想象
一、上海都市空间的时尚化表征
二、时尚化的上海影像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上海影像中全球性都市景观的主导
一、上海影像中的全球性书写
二、对上海影像中全球性书写的反思
第四节  景观化的上海影像与认同之难
第五节  独立电影和作者电影中的另类上海想象
第四章  作者论视野中的上海影像书写.
第一节  彭小莲:上海城市发展的守望者
第二节  娄烨:都市废墟中的“拾荒者”
第三节  李欣:后现代都市中的“历险者”
第五章  对上海怀旧电影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上海怀旧电影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上海怀旧电影的空间化审美与文化表征方式
第三节  上海怀旧电影中的“恋物”情结
第四节  “后革命”文化氛围与上海怀旧电影中的全球化想象
第五节  对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怀旧风潮的反思
第六章  对上海题材电影进一步发展的文化思考
第一节  以上海电影业实力的提升带动上海题材电影的发展
一、中国电影中心北移对于上海题材电影创作的影响
二、同一时期北京题材电影创作的繁荣景象
三、对增强上海题材电影创作力量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上海题材电影类型化发展的思考
一、类型电影在都市形象建构和传播中的意义
二、类型电影与都市特质问的关系
三、上海题材电影类型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上海题材电影应突破对海派文化的模式化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参考论文
参考影片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