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内容摘要
绪论问题、方法与框架
0.1 中国工作环境安全卫生法制的困境——问题的提出
0.1.1 样本案例Ⅰ:中国江苏无锡松下电池厂镉中毒事件
0.1.2 样本案例Ⅱ:瑞典斯堪雅建筑集团(Skanska)被指控违反《工作环境法》
0.1.3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样本案例的比较分析
0.2 现状和方法
0.2.1 “巨人的肩膀”——研究现状
0.2.2 研究方法
0.3 研究框架、限制与可能的创新
0.3.1 研究框架
0.3.2 研究限制与可能的创新
第1章 从职业安全到工作环境——概念、特征及结构
1.1 从职业安全到工作环境——权利的形成
1.1.1 多元视角下工作环境权的形成
1.1.2 职业安全卫生规范的历史转变——基于国际劳工公约及其他文书的分析
1.2 工作环境权的概念及特征
1.2.1 工作环境权的概念比较——有限文本资源的剖析、借鉴
1.2.2 工作环境权的特征
1.3 工作环境权的结构
1.3.1 工作环境权的主体
1.3.2 工作环境权的客体
1.3.3 工作环境权的内容
第2章 工作环境权的性质——宪法与部门法的互动
2.1 工作环境是否为权利
2.1.1 法定权利
2.1.2 自然权利
2.1.3 社会权利
2.2 宪法意义的工作环境权——工作权、环境权及生存权
2.2.1 工作权
2.2.2 环境权
2.2.3 生存权
2.2.4 我国宪法中的工作环境权
……
第3章 工作环境权的保障
第4章 工作环境权的比较法研究
第5章 中国工作环境权相关法制的分析
第6章 中国工作环境权的构建与展望——法律移植与法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