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

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

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

定 价:¥59.00

作 者: (美)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Ponser)著; 苏力 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法律 司法制度

ISBN: 9787301243763 出版时间: 2014-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41 字数:  

内容简介

  美国当代最富盛名的法官理查德?波斯纳,在本书中首度回顾了他31年的法官生涯,揭示了在此期间美国司法体系经历的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本书看作波斯纳法官个人自传的预演。他通过对自己法官之路的回顾,讨论了律师应该如何辩论以及法官如何裁决才能提升审判的公正性和社会效应。通过回顾过去,波斯纳意在探讨司法体系当前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日益增长的复杂性给审判带来的挑战。波斯纳认为,科技的发展、外部世界的发展,使得法官如今面对的案件越来越复杂,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难以理解、难以决断。但面对复杂性带来的挑战,美国司法体系不是更加现实主义地对待问题,反而走向了更加形式主义或者官僚主义的道路,在人为构建的堡垒里回避真实世界的需要。在波斯纳看来,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卡利亚为首倡导的法律原旨主义正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头号障碍。波斯纳认为,一个好的法官首先是收集和查明事实,然后再仔细斟酌法条上下文的语境,从而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他所敬佩的那些伟大法官,诸如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路易斯·布兰代斯、本杰明·卡多佐、勒尼德·汉德、罗伯特·杰克逊和亨利·弗兰德利等,都是这样做的。沿着这条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行,才是解决二十一世纪法律纠纷的最好方法。

作者简介

  理查德.波斯纳,先后以最优生和年级第一名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1959)和哈佛大学法学院(1962)。曾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助理、联邦政府律师、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68)、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1969)和讲座教授。1981年出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至今(1993~2000年任首席法官),同时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译者: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等,以及译著《宪政与分权》、《宪政与民主》、《法理学问题》、《司法过程的性质》、《国家篇?法律篇》等。

图书目录

引论:法官面对的挑战 
第一章:我的法官之路 
所受教育和职业生涯早期 
1981年的联邦司法任命过程 
转型,以及法官初始培训问题 
第二章:联邦法院系统的演化 
半个世纪的变化 
输入与输出,特别是最高法院 
工作人员以及与等级相关的专长化 
第三章:复杂性的挑战 
对复杂性的进一步解说 
范例,主要来自刑法和量刑 
技术的冲击 
法官对真实世界不上心 
专长化是办法吗? 
内在复杂性:以《蓝皮书》为例 
第四章:上诉审决策的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 
形式主义的法官 
现实主义法官 
对新任上诉法官的建议 
第五章:不充分的上诉审记录 
法官的互联网搜寻研究 
一句话抵得上一千幅图? 
第六章:上诉审法官的应对I:司法谦抑 
泰耶尔和他的追随者们 
司法谦抑的衰微 
宪法理论的兴起 
泰耶尔主义的死亡和遗产 
第七章:上诉审法官的应对II:解释 
精神死了,但文字永存 
梦中的宪法 
对立的吸引和斥力
现实主义的解释 
第八章:简单与新颖:司法意见撰写与上诉辩论 
司法写作糟糕的标志 
写者模式,或是管理者模式? 
管理与管理主义之别 
形式主义的司法意见 
撰写良好司法意见的规则 
莫里斯案司法意见 
上诉辩护的一些小技巧 
附录 :美国诉莫里斯案(United States v. Morris), 
美国诉莫里斯案,重撰 
第九章:尝试地区法院 
专家证人和陪审团审判:以轶事来说明 
当事人聘任的和法院指定的专家证人 
陪审团 
专利案的陪审团审判 
陪审团成员的互联网搜索 
其他问题 
附录:张伯伦诉李尔案的陪审团指示 
第十章:能做些什么,稳健地? 
工作人员 
初任法官的培训 
法官继续教育 
学界和法院系统间的分别正加大 
法官继续教育中法学院的角色 
大规模在线公开课来救驾? 
结语:现实主义,前进之路 
致谢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