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艺术理论艺术不看人脸色

艺术不看人脸色

艺术不看人脸色

定 价:¥58.00

作 者: 高名潞 著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化 文化产业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5667106 出版时间: 2014-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01 字数:  

内容简介

  《艺术不看人脸色》根据谈话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当代艺术的定义、特点和流派的讨论,包括对西方现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分析、讨论和辩论。第二部分主要谈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读者可以从不同时期的谈话了解到作者高名潞对中国当代艺术不同发展阶段的关注和评论,试图指出中国当代艺术自身的发展逻辑,并对其中的非良性因素提出了直率的批评。第三部分主要是和个体艺术家就创作过程和创作思想所进行的讨论。读者一方面可以了解作者的想法,另一方面,从艺术家的谈话中,也可以发现这些艺术家创作的宝贵参考资料。第四部分是他和个别艺术家和批评家就“意派”理论展开的对话和讨论。

作者简介

  高名潞,1949年生,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曾任《美术》杂志、《中国美术报》编辑,先后主持“中国现代艺术展”、“蜕变与突破”、“墙”等展览,曾任教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教授,兼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主要著作有《墙》、InsideOut:NewChineseArt、《中国当代美术史》、《另类方法,另类现代》、《中国极多主义》、《语词与图像》等。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篇 为什么是当代艺术?
中西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转换一高名潞与郑晓华对话
文化与美术·美术与文化——高名潞与刘骁纯的对话
要保持思考的独立性——《南方周末》采访高名潞
美学回归——高名潞与孟禄丁谈抽象艺术
第二篇 运动和独立: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和悖论
何溶和他身历的那个时代——雅昌艺术网访高名潞
刘迅是一个开明的官员——雅昌艺术网访高名潞
目击现场:’89艺术的真实记录——南沙访高名潞
当对话媚俗时,我们需要一种心境的大化——吴玛俐访高名潞
四川当代绘画的危初一可桂彦访高名潞
艺术连接公众——《城市景观设计》访高名潞
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社会责任——《艺术世界》访高名潞
“圈子”和市场不应该“绑架”中国的当代艺术——《新闻周刊》访高名潞
中国当代艺术绝非“浮躁整体”——《北京商报》访高名潞
艺术产业化引发的反思——高名潞、徐冰、胡赳赳谈当代艺术
我反对口述历史——《南都周刊》访高名潞
寻找中国的艺术思想叙事——朱其访高名潞
第三篇 神话与纪实,精英与大众:艺术观与艺术功能是否一致
艺术与公众——高名潞与陈晓云对话
以艺术调和人的对立——高名潞与戴光郁对话
爆破与借箭:文化游击队的策略?——高名潞与蔡国强对话
体制下的“艺术”神话——高名潞与顾德新对话
人间万象——高名潞与李占洋对话
“后纪实”:批判地关注——高名潞与渠岩对话
艺术与民工——高名潞与宋冬对话
静默抽象中的流动叙事——高名潞与谭平对话
生活的艺术——高名潞与尹秀珍对话
“艺术是一种独立的声音”——高名潞与展望对话
“视觉奇遇”与“廉价趣味”——高名潞与钟飚对话
文化劳作——高名潞与徐冰对话
精英文化的兴起与失落——高名潞与徐冰对话
“实验水墨”发展史——高名潞与张羽、盛蒇对话
批判力的丧失一高名潞与王功新、林天苗、张培力、弗兰和李山的对话
第四篇 意派:抛弃转向
建构中国艺术的方法论——高名潞、严善淳、邱振中谈“意派”
通过“意派”梳理一条艺术史脉络一高名潞与王鲁炎谈“意派”
整体与分离——高名潞与任戬谈中西艺术思想的差异性
对西方二元论思维模式的超越——高名潞、隋建国谈“意派”
“不是之是”:意派是历史叙事,还是理论构架?——鲁明军、鲍栋、韩文载(ArchibaldMckenzie)和王志亮与高名潞谈意派
舆论仪式——高名潞与冰逸、魏星谈意派
被媒介的媒介:水墨对话——杭春晓访谈高名潞
无用之用的艺术——高名潞与PaulMoorhouse对话“抽象”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