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涛,著名文献学家,法学家,曾出访日本、美国、法国等高等学府。现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着有《第二法门》、《被冷落的真实》、《我说我想我自由》、《接触与碰撞》等著作十余部,并主编《珍稀法律集成续编》、《田藏契约文书粹编》、《黄岩调查报告》、《徽州调查报告》等。柏桦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始,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学习和工作,先后获得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指导教师:韦庆远教授)、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指导教师:王钟翰教授)、文学博士(日本大阪大学,指导教师:滨岛敦俊教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日本和歌山大学经济学部非常勤讲师,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客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法律制度史。王宏治历史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教授。198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王永兴教授,专攻隋唐五代史,198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从事中国法律史教学与研究工作,1999年被评为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科研成果为:《中华文明史》“法制史卷”;《中华文化通志》“法学志”;《中国官制通史》“隋唐五代史”部分;《中国司法制度史》“隋唐五代史”部分等专著;并任《中华文明史》、《中国大事典》、《中华法案大辞典》副主编。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从中西立法过程比较〈唐律〉与〈民法大全〉》、《中国古代的反邪教立法》、《试论中国古代史学与法学同源》、《中国古代抗疫病的法律措施》、《〈顺治三年律〉补述》、《略论唐代的司法监督制度》等。2004年完成《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项目(任主编之一),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死刑制度研究》等。邓建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任多个杂志的副总编辑或编辑,参加工作九年来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中央民族大学“十佳教师”、中央民族大学五四青年标兵等九项奖励,曾数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独立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包括《财产权利的贫困:中国传统民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研究领域之一为法律史(尤其是清代诉讼与传统民事法制),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包括《私有制与所有权》、《清朝官代书制度研究》、《宋代的版权问题》、《清朝诉讼代理制度研究》、《冤案如何产生》、《假设、立场与功能进路的困境》、《清至民国苗族林业纠纷的解决方式》、《词讼与案件:清代诉讼分类及其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