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引言
1.2 桥梁震害
1.2.1 上部结构的震害
1.2.2 支座的震害
1.2.3 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
1.2.4 桥梁震害原因分析
1.3 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
1.3.1 预防为主的方针
1.3.2 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
1.3.3 桥梁的抗震设防分类
1.3.4 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目标
1.4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流程
1.4.1 桥梁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1.4.2 桥梁抗震体系选择
第2章 场地与地基
2.1 场地划分
2.1.1 场地的地震影响
2.1.2 场地的选择
2.1.3 场地类别的分类
2.2 地基的承载力
2.2.1 地基的震害特点
2.2.2 地基的抗震验算
2.3 地基土的液化和软土地基
2.3.1 地基土的液化
2.3.2 地基土的液化判别
2.3.3 液化地基的评价
2.3.4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第3章 地震反应分析与地震作用计算
3.1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演变
3.1.1 静力理论阶段
3.1.2 反应谱理论阶段
3.1.3 动力理论阶段
3.1.4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阶段
3.1.5 分析和设计方法总结
3.2 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3.2.1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2.2 地震反应谱
3.2.3 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3.3 多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3.1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方程
3.3.2 多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动力特性计算
3.3.3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分解法
3.3.4 振型分解反应谱理论
3.4 基于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地震作用计算
3.4.1 桥梁结构考虑地震作用的原则
3.4.2 常规桥梁地震作用计算
第4章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
4.1 延性的基本概念
4.1.1 延性的定义
4.1.2 延性的指标
4.2 延性抗震设计方法
4.2.1 抗震设计中的材料性能
4.2.2 能力设计方法
4.2.3 塑性耗能机制的选择
4.2.4 延性构件二次设计
4.2.5 能力保护构件计算
4.3 基于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延性抗震计算
4.3.1 强度与变形验算
4.3.2 支座抗震验算
4.3.3 延性构造措施
第5章 MIDAS/Civil反应谱分析
5.1 MIDAS/Civil软件简介
5.2 桥梁结构空间分析动力模型
5.2.1 模型类型
5.2.2 邻联结构的模拟方法
5.2.3 构件模拟方法
5.3 MIDAS/Civil地震反应谱分析
5.3.1 桥梁概况
5.3.2 计算模型
5.3.3 振型分析
5.3.4 反应谱分析
5.4 基于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桥墩抗震验算
5.4.1 E1地震作用下抗震验算
5.4.2 E2地震作用下抗震验算
第6章 桥梁减隔震设计
6.1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
6.1.1 工作机理
6.1.2 功能要求
6.1.3 布置位置
6.2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概况
6.3 常用的减隔震装置
6.3.1 板式橡胶支座
6.3.2 铅芯橡胶支座
6.3.3 高阻尼橡胶支座
6.3.4 滑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6.3.5 金属阻尼器
6.3.6 摩擦阻尼器
6.3.7 液体黏滞阻尼器
6.4 基于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桥梁减隔震设计
6.4.1 桥梁减隔震设计原则
6.4.2 减隔震装置的选择
6.4.3 性能要求与抗震验算
第7章 桥梁抗风设计
7.1 引言
7.1.1 桥梁结构风损、风毁事故
7.1.2 桥梁风工程简介
7.2 空气动力学基础
7.2.1 流体的宏观模型和物理属性
7.2.2 流场及其描述方法
7.2.3 流体运动的速度分解和运动分类
7.2.4 作用在流体微团上的力及性质
7.2.5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7.2.6 边界层
7.3 大气边界层内的风特性
7.3.1 大气边界层
7.3.2 风的成因、分类和等级
7.3.3 近地风特性
7.4 结构上的静力风荷载与风致静力失稳
7.4.1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
7.4.2 二三分力系数
7.4.3 静力风荷载计算
7.4.4 风致静力失稳
7.5 风对桥梁的动力作用
7.5.1 桥梁颤振与驰振
7.5.2 桥梁抖振
7.5.3 桥梁涡激振动
7.5.4 桥梁拉索振动
7.6 风洞试验简介
7.6.1 边界层风洞
7.6.2 桥梁风洞试验相似准则
7.6.3 模型试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