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艺术理论胡蛮论美术

胡蛮论美术

胡蛮论美术

定 价:¥39.80

作 者: 胡蛮 著; 康乐 编
出版社: 中国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艺术 艺术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4911985 出版时间: 2014-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胡蛮著有《中国美术史》等四部专著,并发表过大量美术文章。本书是将他尚未发表的日记、笔记和文稿整理汇编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胡蛮的美术写作,主要是在行政工作间隙中完成的,所以随笔的成分较大;而60至70年代的文稿则是他在研究机构中完成的,所以专论较多。

作者简介

  胡蛮,原名王钧初,曾用名及笔名王毓奇、王洪、王弘、王凡、苦力、罗思、祜曼、华普、华采、互满、互曼等,1904年 6月出生于河南扶沟县城。1925年夏,在北平艺术专门学校西画系学习,做过家庭教师。同年,与梁以俅、徐火、尚宗振成立了“糊涂画会”,反对学院派传统因袭作风,在学校和其它地方举行画展,受到齐白石等教师好评。1926年至 1928年,完成反映贫苦农民生活的油画《拔刺》和《鞭痕》,(20世纪 30年代初,《拔刺》由刘尊祺卖给了塔斯社驻北平社长斯里巴克,1936年 2月,发表在高尔基主办的杂志《在国外》上)。1928年,他在许多刊物上发表文章。同年春天,转学到杭州国立艺专。因写文章反对林风眠校长唯心主义艺术思想,躲避军警追捕逃往上海,入田汉办南国艺术学院西画系。受新文艺书籍影响,认识了狂飙社青年作家,写了短篇《进城》,发表在《补绽》文艺刊物上。1928年夏,他回到北平国立艺专(学校改名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任学生会常委。1929年画了《来自农村》《受伤的工人》《在狱中》等,并读了许多艺术专著和革命书籍。 1929年夏,他从北平艺术学院西画系毕业,以第一名成绩留校任助教并由学校资助到日本东京考察艺术,在东京举行过小型绘画展览,认识了革命美术家渡边友次郎,访问了日本“左翼”美术家联盟,看到许多作品并访问了“左翼”作家藤枝大夫。回国后,他一边在国立艺专任助教一边在北师艺术科做西画教员。受日本“左翼”文艺运动影响,与进步文艺青年发起、组织无产阶级革命的“左翼”文艺团体,参加了“青年文艺学会”并为“左联”刊物《转换》画封面,还为《展望》写文章,同时组织了“画工同盟”,并帮助指导“普罗画会”和“石斧画会”,主要是配合进步文艺刊物作插图、革命主题绘画。1930年冬,他发起北平“左翼”美术家联盟,任常务书记并在国立艺专和私立美院教员、学生中发展革命力量。作了《艺术起源于劳动》和《中国美术之历史的发展》等讲演。1930年至 1935年间还创作并发表了革命题材油画《战壕》《探狱》《王道》《被日军蹂躏的农村妇女》《孟姜女哭长城》《兵车行》和《鲁智深醉打山门》等,用水墨画为鲁迅小说《药》及茅盾小说《山巫》作插图。1931年 8月,他组织了“世界艺术学会”进行“左翼”革命文艺活动。编辑了《世界日报》的《艺术周刊》,在该刊发表数十篇文章,后因“左倾”色彩被勒令停刊。1932年春,他再被选为“美联”常委并被选为“左翼文化总同盟”(文总)执委。受“文总”指示,他用马列分析方法写了《辩证法的美学十讲》一书(1932年由上海长城书店出版)。1933年春,为支持“方吉抗战”,他参加了“平津艺术界募捐展览会”工作。1933年底至 1934年初,由鲁迅、宋庆龄介绍为“马来反战调查团”征集了革命美术作品到巴黎,1934年 4月巴黎举行了《中国革命美术展览会》(上海、杭州、广州木刻作品由鲁迅征集)。1934年他写了《中国美术的演变》一书(北平文心书业社印),并由岳一峰介绍为北平进步分子主办的《教育日报》的《艺术》创刊做编辑、写文章。1935年 6月为躲避反动派追捕到上海,与鲁迅频繁往来(见《鲁迅日记》),由鲁迅介绍到苏联学习、工作(见《鲁迅书信集》)。1935年 10月他在莫斯科,由萧三介绍到国际文学编辑部并加入国际革命美术家同盟,任执行委员,从事中苏美术联系活动。1936年 2月 16日他由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负责人王明、康生介绍入党。这一年为中共在巴黎的《救国时报》和《全民》月刊工作,曾写作、发表过当时我国最重要的纪念鲁迅的文章,如《鲁迅逝世哀感》等;任苏联国立东方博物馆中国部的顾问,不断地为该馆介绍中国美术;1936年后半年,在列宁城全苏美院学习油画。1937年至 1938年,受王稼祥指示,他为东方大学教学(帮助研究生)并从事美术活动。1939年 2月,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任弼时批准其返国 ,与萧三、赵毅敏于1939年 4月底经新疆到达延安。1939年 5月到 1946年 3月,他先后在“鲁艺”担任教员,在美术系研究并编写中国美术史和美术运动史、西方美术史和苏联美术介绍的教材,做美术创作的研究和作品批评介绍工作,做美术研究室的主任和教员创作组的组织工作,做美术系支部和“鲁艺”教员支部的支部工作,做美术系教员组组长和生产小组组长,还兼做陕甘宁边区文联和美协工作。在“文艺座谈会”和“整风”期间,作为延安重要美术理论家,他撰写了数十篇代表党美术政策、理论导向的有关美术上的民族形式问题、国外美术批判研究问题、苏联美术介绍的文章以及配合当时时局的美展评论及美术专论文章,发表在《解放日报》《文艺突击》《中国文化》等诸多报纸、刊物上,有些文章还被各大解放区报纸转载。1940年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写作的《中国美术史》初稿,由延安新华书店 1942年排版,1946年出版。(此后《中国美术史》在 1948年至 1954年间又先后多次印行过有新内容的增订本,成为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时间内红色政权和新中国所采用的中国美术史论专业教科书。)他在延安《解放日报》等报纸、刊物上发表《论美术上的民族形式与抗日内容》等多篇引领美术家投入战斗的重要文章。1945年至1946年,在周恩来和中宣部直接领导下,他参与了为重庆木刻家作品在延安举办展览会的活动;为各解放区的作品在边区大礼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展览会,并在《解放日报》发表《解放区的木刻》一文(被各大解放区报刊转载,后被收录在新中国《延安文萃》一书中)。1946年 3月“鲁艺”工作结束后,他先后在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做美术组组长,在边区文联任常务理事,并在转移过程中向民众做美术宣传并从事“土改”工作。在华北局宣传部做古物图书整理工作,在石家庄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图书文物管理中共中央委员会做副主任,负责把从地主手中没收和从战乱中收集到的文物上交给北平新政权。1948年 8月,任华北文协候补理事。1949年初任北京市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北京市美术工作。1949年 7月,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全国美协成立当选为全国委员,并以在京理事身份出席美协常务理事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 1954年,他是历届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49年 12月,他负责大众图画出版社工作。1950年 1月任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主任(北京最早的美术创作单位,在此任上他主管北京市美术工作十年)。1950年 3月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美术组组长。1950年 5月,任北京市文联筹委会常务委员。还任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美术组组长。1951年 9月,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1953年 5月,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1953年 10月,任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理事。1954年 8月,当选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代表(与于非闇为北京仅有的两名美术界人民代表,后于 1956年 7月辞去人民代表资格)。又被聘为中国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 11月任北京市文联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创委会副主任、美术组组长。1955年,他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负责北京美术工作,于 1957年辞去领导职务),负责筹建“美协”北京分会。1956年,任北京画院筹委会委员。 1957年他被中央指定为北京画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底,受中国美术家协会委托赴苏联进行中苏文化协定工作访问,并参加了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苏联《红旗报》为此次访问作了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为领导北京市美术工作、参加全国美协常务理事会工作、发展壮大工人业余美术队伍,他撰写了数十篇文章,先后发表在《新民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北京日报》及其它诸多报纸、刊物上。1959年结束领导工作后,他对北京市这十年的美术工作作了详细认真的总结。1960年 7月,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61年初,调入中国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美术理论、画论研究工作,并给研究生授课;继续撰写发表文章评论新时代的美术现状,曾就中国画“神似”这一重要课题写作出版了专著《论神似及其他》。“文革”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于 1986年去世。

图书目录

暂缺《胡蛮论美术》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