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法说儒林外史

法说儒林外史

法说儒林外史

定 价:¥32.00

作 者: 余宗其 著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丛编项: 法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标 签: 法律 法律普及读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752369 出版时间: 2014-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234 字数:  

内容简介

  从《法说红楼梦》动笔,到今天《法说儒林外史》完稿,历时整整十年之久。加上此前撰写《法律文艺学》书稿的时间,则有十二年。《法律文艺学》的绪论,标题是“文艺学革命宣言。”此后十年便是自我实践宣言、细读明清小说经典而撰写“法说”系列书稿的过程。其中穿插有《余秋雨文化观三十问》书稿的写作,其内容也带有“法说”因素,尤其是书未附录的两篇文章,更是“法说”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回顾十二年读书,写作甘苦之际,我对当今文学研究状况一贯忧心如焚的心态又有所加剧,并且找到了“一堆理论命题感悟”的宣泄口,拟写本文,作为对十二年前的“文艺学革命宣言”的自我响应,这就是“之二”的来历。

作者简介

  余宗其,196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研究学会会员、中国法制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涉法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文艺创作心理学》、《作家的形象记忆》、《法律与文学的交叉地》、《鲁迅与法律》、《法律与文学漫话》、《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外国文学与外国法律》,参编《法律语言学教程》等。在全国报刊发表文学评论110多篇。另有若干诗作问世。近年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讲《法说聊斋志异》得到好评。

图书目录

十年文学经典细读
一堆理论命题感悟
——文艺学革命宣言之二
(代自序)
一 散兵游勇的持久战:向纯文学研究的顽敌全线开火
二 文本至上主义:阅读信仰 细读:文学经典阅读方法
三 思考和批判法律是造就文学经典的必由之路
四 当代文学经典的萌芽之作均以法律思考、批判为主题
五 文学批评的法律标准的确认与运作势在必行
六 法律视角下的国学热:开历史倒车的学问倾向
七 法律:文学研究创新、突破的广阔天地
八 法律:学术内容打假的指针
九 法律:跨国界、跨文化对话的桥梁

第一辑 典型案例法理赏析

一 层出不穷的谋反案
二 把讽刺矛头指向皇帝的两起罢官案
三 敢于克扣顶头上司的受赃案
四 和尚吃官司的案件
五 范进犯罪难认知的案件
六 法外用刑和幕后捣鬼的牛肉案
七 行贿买官的一起窝案
八 范进法外开恩的考试案
九 两个高级干部参与的巫术案
十 富有法律哲学意味的共同犯罪案
十 一 宁王谋反与王道台投降难以分割的案件
十 二 王惠潜逃引发的案件(一)
十 三 王惠潜逃引发的案件(二)
十 四 王惠潜逃引发的案件(三)
十 五 一个细节写出的三连环趣味案
十 六 每一环节都糊涂不清的案件
十 七 深夜里发生的诈骗案
十 八 又一起发生在夜晚的诈骗案
十 九 诈骗万两银子未遂的案件
二 十 两起冲撞官轿的案件
二十一 遭到百姓反对的知县罢官案
二十二 潘三包揽的轮奸案
二十三 潘三包揽的卖弟媳变抢老婆的案中案
二十四 潘三包揽的代考案
二十五 潘三包揽的代考案
二十六 匡超人两次结婚都犯罪的案件
二十七 三起不伦不类而夭折的案件
二十八 向知县审理的和尚告状案
二十九 向知县审理的医疗纠纷案
三 十 向知县审理的“杀夫”案
三十一 向知县被革职的案件
三十二 卖儿与把儿过继给异姓人都犯罪的案件
三十三 鲍文卿化解的秘书犯罪中止案
三十四 方孝儒被夷十族的大血案
三十五 两起处罚原告的案件
三十六 虞博士监考失职案
三十七 同官县知县严于执法的案件
三十八 木耐夫妇装鬼劫财害命的案件
三十九 以犯罪手段对付犯罪的连环案
四 十 生意纠纷引发的武装叛乱案
四十一 萧云仙的经济赔偿案
四十二 婚姻纠纷案引发的刑事犯罪案
四十三 官员家属携妓饮酒的案件
四十四 冯君瑞被绑架案件
四十五 余氏兄弟违礼法犯刑法的案件
四十六 余老二愚弄官府的案件
四十七 凤四老爹私了的盗窃案
四十八 凤四老爹大闹公堂的案件
四十九 凤四老爹私了的债务案
五 十 失火案与放火案

第二辑 法律文化现象释义

五十一 礼法现象之一:特殊婚礼
五十二 礼法现象之二:各不相同的丧礼
五十三 礼法现象之三:有速成有拖延的葬礼
五十四 礼法现象之四:官吏的丁忧
五十五 礼法现象之五:演戏般的祭礼
五十六 礼法现象之六:祠的祭祀理念
五十七 礼法现象之七:礼法关系
五十八 礼法现象之八:礼法实务评论
五十九 礼法现象之九:民间礼言论
六 十 四大贱民
六十一 法律与宗教
六十二 法律与行规
六十三 范进法律地位的悄然变化
六十四 胡屠行凶打范进的法律哲学
六十五 关于词讼问题的谈话
六十六 杜少卿的两种立法建议
六十七 皇帝拒绝纳贤的法律借口
六十八 “这个成何刑法”——统攝全书的法律警句
六十九 光荣榜上的罪犯名单
七 十 《儒林外史》法律主题迷失概况

第三辑 法律描写的艺术举要

七十一 假托明代历史,假中求真,仿佛构成了明代法制史
七十二 法律社会学景观散点透视,视野广阔,见闻丰富
七十三 取用真实的生活原型,真中有假,显得更真实
七十四 在日常生活的土地上催开法律主题的鲜花
七十五 案件整体设计上始终自觉追求简洁、明快的统一风格
七十六 案情开展的四种基本模式
七十七 连环案组合及其内在法理逻辑
七十八 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与法律内容的依次表现
七十九 让人物言论出乖露丑的法律讽刺艺术
八 十 以案写人的艺术成就

附录 《儒林外史》法律案件一览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