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定 价:¥38.00

作 者: 陈京春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西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
标 签: 法律 诉讼法/程序法 刑事诉讼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866523 出版时间: 2014-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1 字数:  

内容简介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从刑事实体法的视角,对中外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考察,对刑事和解的概念、分类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厘清了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轻罪案件的刑事和解、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和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进行了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陈京春1973年生,河南汝州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刑法学博士,任刑法学教研室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师从著名刑法学家贾宇教授,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法院、检察院挂职锻炼,担任法官助理、副检察长。主要从事刑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刑事一体化、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研究。主持完成西安市社科项目《和谐语境下的西安市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和陕西省教改项目《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事诉讼视野下的刑法建构》,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研究》的课题研究。参编《死刑研究》、《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等著作和教材6部。在《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论文《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全国优秀刑法论文三等奖。

图书目录

目录
绪论:刑事和解的结构分析/

第一章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犯罪被害人学的勃兴/
一、犯罪被害人学的渊源和发展/
二、犯罪被害人学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恢复性正义的提倡及论争/
一、恢复性正义理论的渊源和内容/
二、有关恢复性正义的争论及其评析/
三、恢复性正义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西方各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和
实践/
一、西方各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二、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中国刑事和解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及其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
二、中国古代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古代刑事和解传统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陕甘宁边区的刑事和解制度/
一、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立法/
二、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案例/
三、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理论/
四、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启示/
第三节当代中国刑事和解的实践/
一、中国大陆刑事和解的发展和现状/
二、中国台湾修复式正义和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复合正义和刑事和解的实践与立法/
第四节对“枫桥经验”中刑事和解的实证调研/
一、“枫桥经验”的实证调研:刑事案件如何和解?/
二、“枫桥经验”的实践体现了对刑事和解传统的传承/
三、基层社会对刑事和解的期盼:和解与审判同在/

第三章刑事和解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一、西方国家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二、我国学者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三、我国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刑事和解与相近概念的区别/
一、刑事和解与其他领域的调解/
二、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三、刑事和解与私和/
四、刑事和解与自诉案件中的调解与和解/
五、刑事和解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民事部分的调解/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分类/
一、出罪的、免予刑事处罚的与从宽处罚的刑事和解/
二、自诉案件的刑事和解与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
三、达成和解协议的与没有达成和解协议的刑事和解/
四、侦查阶段的、审查起诉阶段的、审判阶段的和刑罚执行阶段的刑事和解/
五、有赔偿内容的与没有赔偿内容的刑事和解/
六、自行达成的与在第三人主持下的刑事和解/

第四章刑事和解的刑法理论根据/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价值根据/
一、刑事和解的公正价值/
二、刑事和解的效率价值/
第二节刑事和解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
二、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根据/
一、刑事政策概述/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政策模式选择/
三、刑事和解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五章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刑事和解的主体/
一、被害人/
二、加害人/
三、调解人/
四、司法机关/
五、其他参与人/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一、各国刑事和解适用范围概述/
二、对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判断标准的评析/
三、刑法视域下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
一、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
二、刑事和解实体内容的法律效力/
第五节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审判程序的衔接/
三、刑事和解与刑事正当程序的冲突及其评述/

第六章刑事和解制度专题研究/
第一节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特殊性/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建构/
三、刑事和解是创建青少年法院的配套改革措施/
第二节轻罪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轻罪的界定/
二、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
三、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完善/
第三节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美国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实践/
二、中国西藏、青海地区的“赔命价”传统/
三、刑事和解与死刑的适用/
四、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构想/
第四节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国际犯罪个人刑事责任实现的模式/
二、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实践/
三、对南非TRC实践的争议和评述/

结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