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氅衣是晚清后妃的便服,也是后妃服饰中花纹装饰最为华丽、工艺最为繁复精致、穿用最为频繁的服饰之一。但氅衣并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氅,据《集韻》所说,就是“骛鸟”的羽毛。骛鸟,是古籍中记载的水鸟名,亦称为:秃鹜、扶老,是一种似鹤非鹤的大形鸟类。《宋史·仪卫志》:“氅,本缉鸟毛为之,唐有六色、孔雀、大小鹅毛、鸡毛之制”。”依此可见,最初的氅衣就是中原地区用骛鸟羽做的服饰,并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氅衣宽襟博袖的特点不符合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能满足北方草原上御寒的需要。氅衣在千年流传的过程中,始终是宽襟博袖的款式和披穿在外面的形式。如:宋《赵佶听琴图》轴(插图1)中,赵佶披在外面的大概就是氅衣类的服饰,这是目前可以见到的完整的穿着氅衣的图像。随着时代的变迁,氅衣的材质也由最初的集鸟羽为之,发展为各种质地的纺织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