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刑法学概述/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及分类/
二、刑法的性质/
第二节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一、制定刑法的目的/
二、刑法的任务/
第三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二、刑法的解释/
第二章犯罪构成研究/
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说/
一、犯罪构成理论概述/
二、犯罪构成的嬗变/
三、犯罪构成类型的比较/
第二节犯罪客观方面研究/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述/
二、危害行为/
三、危害结果/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五、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第三节犯罪主体研究/
一、犯罪主体概述/
二、刑事责任能力/
三、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四、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五、单位犯罪主体研究/
第四节犯罪主观方面研究/
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二、犯罪故意/
三、犯罪过失/
四、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五、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六、认识错误/
第三章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第一节刑法因果关系概述/
一、刑法因果关系概念与界定/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性质/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分类/
第二节刑法因果关系学说述评/
一、我国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
二、大陆法系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
三、英美法系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
第三节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实践运用/
一、事实原因/
二、法律原因/
第四章未遂犯研究/
第一节未遂犯概说/
一、未遂犯的概念与立法/
二、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三、犯罪未遂的成立范围/
第二节未遂犯的构成/
一、犯罪着手实行/
二、犯罪未完成/
三、犯罪未完成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原因/
第三节不能犯未遂研究/
一、不能犯的概念/
二、大陆法系不能犯的标准/
三、英美法系不能犯标准/
四、各国关于不能犯的立法/
五、我国不能犯理论与立法/
第五章共犯研究/
第一节共犯的概念和本质/
一、共犯的概念/
二、共犯与正犯的界限/
三、共犯的本质/
四、共犯的分类/
第二节共犯的未完成形态/
一、共犯的犯罪预备/
二、共犯的犯罪未遂/
三、共犯的犯罪中止/
第三节共犯的认识错误/
一、认识错误的理论学说/
二、实行犯的认识错误/
三、教唆犯、帮助犯的认识错误/
第四节共犯与身份/
一、刑法上身份的概念/
二、身份对共犯定罪量刑的影响/
第六章正当化行为研究/
第一节正当防卫/
一、一般防卫/
二、特殊正当防卫/
第二节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及本质属性/
二、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
三、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五、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六、对于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罪数研究/
第一节罪数研究概述/
一、罪数研究的概念/
二、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三、罪数评价的原则/
四、罪数的类型/
第二节一罪的类型/
一、实质的一罪/
二、处断的一罪/
第三节数罪的类型/
一、异种数罪与同种数罪/
二、并罚数罪与非并罚数罪/
第八章刑罚的人道主义研究/
第一节刑罚人道主义概述/
一、刑罚人道的必要性研究/
二、刑罚的人道主义内涵/
第二节刑罚人道主义的内容/
一、刑罚种类设置的人道性/
二、罪犯处遇的人道性/
第三节刑罚人道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刑罚人道主义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刑罚人道主义的必要措施/
第九章转化犯问题研究/
第一节转化犯概述/
一、转化犯的概念/
二、转化犯的构成特征/
第二节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转化犯的立法不足与完善/
一、我国现行刑法中转化犯立法的现状及其理论依据/
二、我国现行刑法中转化犯的立法价值之探讨/
三、我国刑法关于转化犯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第三节转化犯疑难问题研究/
一、转化犯在罪数形态中的理论定位之探讨/
二、转化犯与其他罪数形态的区别/
第十章新型犯罪研究/
第一节环境犯罪研究/
一、环境犯罪和环境刑法概述/
二、环境刑法的学科定位研究/
三、环境刑法立法模式及理论研究现状比较研究/
四、环境刑法的刑事立法理念之选择与重构/
五、和谐社会语境下环境刑法和环境犯罪的立法及司法完善/
第二节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因/
四、防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对策/
第三节网络金融欺诈犯罪研究/
一、网络金融欺诈犯罪的界定/
二、网络金融欺诈犯罪的刑事规制之体系建设/
第四节职务犯罪主体研究/
一、职务犯罪主体的一般理论/
二、我国刑法和《公约》关于职务犯罪主体规定的冲突与协调/
三、我国职务犯罪主体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