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1.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1.1.2 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形成过程1.2 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回顾1.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2 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2.1 主体功能区提出的背景2.2 我国国土空间中禁止开发区的分布2.2.1 禁止开发区的概念及功能2.2.2 全国禁止开发区的分类构成2.3 我国禁止开发区交叉设置引发的问题2.3.1 多头管理,条块分割2.3.2 重复规划,既浪费资金,又不利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3 典型案例——贡嘎山海螺沟3.1 海螺沟是重要的遗产保护地,多区交融3.1.1 自然地理条件3.1.2 水资源3.1.3 生物资源3.1.4 现代冰川地貌景观资源3.1.5 水体景观资源3.2 海螺沟旅游开发历史回顾3.2.1 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3.2.2 海螺沟景区管理体制的沿革3.2.3 海螺沟景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遭遇的挑战4 国外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4.1 美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经验4.1.1 美国国家公园起源4.1.2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4.1.3 美国的国家公园标准4.1.4 国家公园在世界各地的发展4.2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经验4.2.1 国家公园管理理念和使命4.2.2 国家公园管理的法律依据4.2.3 国家公园管理体制4.2.4 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4.2.5 国家公园的资金保障4.2.6 美国国家公园的从业人员数量及结构4.2.7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4.3 世界各地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综述4.3.1 美国的中央集权制管理模式4.3.2 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地方自治型管理模式4.3.3 日本和英国的综合管理型模式5 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1 我国遗产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5.1.1 管理体制阻碍资源有效管理5.1.2 遗产保护区专门法律制定出台缓慢,层次较低5.1.3 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尚未形成,遗产资源处置权不专一5.1.4 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5.2 建设国家公园的必要性5.2.1 建设国家公园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2.2 建设国家公园是规范管理的需要5.2.3 建设国家公园是消除遗产管理制度是缺陷的需要5.2.4 建设国家公园是新型旅游的需要5.2.5 建设国家公园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5.3 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可行性5.3.1 国家公园模式的先进性和适用性5.3.2 国家公园建设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5.3.3 旅游法的颁布为禁止开发区后续立法奠定了基础6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管窥6.1 中国国家公园运动从争论步人实践6.2 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实践6.3 在禁止开发区中试点建设国家公园6.3.1 在多区交融的禁止开发区建立国家公园6.3.2 国家公园的资格审查与命名6.4 变属地管理为垂直管理6.5 国家公园立法、资金保障和志愿者服务6.6 国家公园的分区管理和生态补偿6.7 国家公园的非营利本性和科普功能参考文献附录:IUCN保护地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