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是近代中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他一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且有着一系列耀眼的实绩:打败法军的入侵、督建贯穿中国南北的大铁路,创办亚洲最大的汉阳钢铁厂。为谋求中国的富强,他呕心沥血大刀阔斧地干了一辈子。为调和东西方文化的严重冲突,他并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构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而,直到瞑目的那一天,他也没有看到国家富强的影子。 【唐浩明谈如何定位张之洞】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不愿意看到国家因贫穷落后以至于灭亡,他们一直在寻找中国富强的道路,这里似乎有一条最引人注目的主线:即向西方学习。其中,张之洞的洋务事业也就是为国家徐图自强而作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之一。而张之洞本人,虽然他是一个视仕宦为生命、铁心忠于朝廷、缺乏“现代化”意识、满脑子儒家禁锢的封建官僚,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视国事为生命、一心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士人,一个顺乎时代潮流、且不失远见卓识的高级官员。在这段救亡图存的历史中,他犯下的惟一过错是:他失败了……这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那个时代中国的悲剧。 【唐浩明谈创作源起】中国洋务运动本是学习西方技术、富国强民的好事,为什么50年间规模甚小、挫折甚多、收效甚微?我的目的是探索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在与西方接触的过程中的国情和民族心理。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如此步履维艰?选择了张之洞托起的那个时代,是因为这位大人物在洋务运动中不仅有理论、有实业,他个人还有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回到晚清,翻开这一页离我们并不太远的历史,重新审视张之洞及其失败的洋务事业,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观照性的…… 【唐浩明谈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一是张之洞的洋务局厂是衙门,而并非是企业,各部门的负责人大多是候补官员,并不懂技术,并且衙门习气严重:程序繁多、讲排场、无效率、无责任心,推诿敷衍、人浮于事,甚至裙带风盛行。二是办事大手大脚,没有打好经济账,生产的产品质量不是最优,价格却几乎最高,自然没有市场。三是张之洞没有吸取他人集商股、官督商办的形式,而是坚持用官办,结果越办越亏,到最后不得已才转给了商办,但已经难以扭亏为盈了。总的来说,张之洞在办洋务局厂一事上,用心虽好,但收效甚微,也不怪辜鸿铭说:“只有模样,没有精神。 【唐浩明谈小说封笔之作《张之洞》】张之洞比《曾国藩》更深刻,《曾国藩》更多地是从政治学、传统文化层面来表现主人公,《杨度》描述的是主人公复杂的精神世界,《张之洞》则兼而有之。此外,《张之洞》在小说的结构布局、故事安排、人物设计、文字锤炼上也有进步。大的飞跃没有,但在小说的精致、成熟上一部胜似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