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建筑史建筑·历史·文化:汉宝德论传统建筑

建筑·历史·文化:汉宝德论传统建筑

建筑·历史·文化:汉宝德论传统建筑

定 价:¥46.00

作 者: 汉宝德 著; 黄健敏 编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建筑 建筑史与建筑保护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376460 出版时间: 2014-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字数:  

内容简介

  西方的现代建筑先驱视建筑为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为生活而创造,为新时代而设计,是他们的建筑师的主要任务,传统建筑对他们而言,充其量是一种环境的条件,而不是思虑的重点,他们要为自己创造历史。中国的建筑师则一直在寻求一个融合现代化与传统化的中国建筑。在中国现代化之阵痛中,没有一种艺术像建筑一样遭遇到新形式的难产。因此中国建筑的现代化问题,自从建筑家有意识地寻求解答以来,一直是建筑界最吸引人的论题。到今天,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仍然没有产生一个大家认同的方向。分析起问题的症结,不外如下数端:(一)沉重的历史使命感;(二)结构形式的巨大差异;(三)西化与现代化的混淆;(四)传统定位的困惑。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1958年于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1964年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等学位,1967年返台迄今。2010年荣获“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主要经历为: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湾台南艺术学院校长、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文建会”委员、台北市文化管理部门顾问等。早年于建筑系就学期间便创办了《百叶窗》,尔后至20世纪70年代,陆续编辑出版《建筑双月刊》《建筑与计划》《境与象》等建筑专业杂志,致力推动台湾现代建筑思潮,冀探讨建筑设计思想与社会人文之关联等课题。著作等身,至今仍持续创作中,包括:《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与文化》《为建筑看相》《透视建筑》《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汉宝德谈建筑》《汉宝德谈艺术》《汉宝德欧洲建筑散步》《汉宝德亚洲建筑散步》《汉宝德的人文行脚》《人与空间对话》《认识建筑》《人与空间对话》《汉宝德谈美》《设计型思考》与《汉宝德建筑行》等书。曾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写专栏。在建筑方面,汉宝德于返回台湾初期设计之落韶山庄、天祥青年活动中心等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代建筑立体派风格,尔后其思想转念为大众而设计,产生融合当地地貌情境之溪头青年活动中心,此后,无论是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南园等案例,更结合其长年从事古迹修复工作之经验,以现代技术来诠释民族与乡土形式建筑。其建筑作品屡获建筑师杂志建筑奖。 黄健敏:《建筑Dialogue》杂志总编辑、黄健敏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中国台湾中原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硕士、中国台湾台北艺术大学美创所兼任助理教授、中国台湾基隆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委员、中国台湾台北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委员、中国台湾台北县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委员、《建筑师》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 著作:《美国公共艺术》、《百分比艺术》、《贝聿铭的世界》、《生活中的公共艺术》、《发现都市美西篇》、《发现都市美南篇》、《2001年台湾建筑奖专辑》(主编)、《2002年台湾建筑奖专辑》(主编)、《2003年台湾建筑奖专辑》(主编)、《艺术尽在街头》、《节庆公共艺术嘉年华》、《建筑桂冠普利兹克建筑大师》(主编)、《台湾建筑的先行者》。

图书目录

中国建筑传统的延续 板桥林宅的空间与形式 板桥林家花园  附录:又是林家花园 彰化孔庙  附录:彰化孔庙的修复与还原——记东海大学建筑系一次座谈会/ 施叔青 屏东书院 “文化资产保存法” 古迹维护应有的生命感 建筑·历史·文化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