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经济法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

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

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

定 价:¥85.00

作 者: 王林清,杨心忠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法律 经济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1248454 出版时间: 2014-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508 字数:  

内容简介

  《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从最高法院指导性裁判的角度,以劳动纠纷为基础,将实践中常见的裁判理念和方法作为整《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的前半部分,后部分以实践中发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疑难性、指导性的案例提炼规则,辅以审理要览,落笔于规则适用。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履行、劳动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报酬与补偿、工伤事故赔偿与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作者为最高法院业务庭的法官,从最高院审判指导性业务的角度写作《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会对下级法院有业务指导作用,对广大律师也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因此,此类用书在司法实务用书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

作者简介

  王林清,中国政法大学商法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政法系统第一位双博士后。现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从事民商事审判与研究工作,曾负责起草制定《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和(四)。杨心忠,男,山东蓬莱人,民商法学硕士,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法官。与人合著《新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问题裁判标准》《新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疑难问题解答与裁判指导》《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公司卷)》等作品。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判解研究》等法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

劳动关系确认编

第一章 劳动关系确认裁判精要00
一、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00
二、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00
三、 自然人是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00
四、 农民工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00
五、 用人单位的分支机构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中所称的用人单位00
六、 外派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00
七、 出租汽车司机和出租汽车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00
八、 已经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能否与其他
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0
九、 对已达退休年龄但未依法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
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的用人关系应如何认定 0
十、 劳动合同期满后临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可否再订立劳动合同 0
十一、 外国人、台湾、香港和澳门居民在中国内地就业的劳动关系
应当如何认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港澳台地区企业未
通过涉外就业服务单位直接招用中国雇员,应当如何处理 0
十二、 如果外国专家男性达到60岁、女性达到50岁或者已在所在国
领取养老金,与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是否还按劳动关系
进行处理 0
十三、 目前建筑行业中存在大量的个人承包施工队直接招用人员的
情况,应如何认定双方之间的关系;发包组织、总承包者是否应
与个人承包经营者与招用的劳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0
十四、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其受雇人员之间的关系
如何认定 0
十五、 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劳动关系 0
十六、 破产清算组与其聘用人员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0
十七、 “长期两不找”的劳动关系是否应当解除 0
十八、 人事档案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0
十九、 因设立中的公司用工行为发生的争议是不是劳动争议 0
二十、 设立中的公司聘用劳动者,公司成立后能否自动形成
劳动关系? 0
二十一、 如何认定关联公司中的劳动关系 0
二十二、复转军人与安置单位之间就安置问题发生的纠纷是否
属于劳动争议 0
第二章 事实和双重劳动关系认定裁判精要 0
一、 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 0
二、 双重劳动关系的界定 0
三、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受理事实劳动
关系争议 0
四、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0
五、 如何理解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 0
六、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等,因与新的
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如何确定用工关系 0
七、 挂名劳动者能否与用人单位成立事实劳动关系 0
八、 事实劳动关系是解除还是终止 0
九、 事实劳动关系终止,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 0

劳动合同履行编
第三章 劳动合同效力裁判精要 0
一、 瑕疵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0
二、 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从劳动者
工资中提取风险抵押金是否有效 0
三、 代签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0
四、 用人单位与未成年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0
五、 用人单位与大四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0
六、 劳动者持虚假文凭应聘是否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0
七、 劳动招聘广告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0
八、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否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 0
九、 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未履行如实说明义务是否必然构成欺诈 0
十、 “停薪留职”期间约定由职工自行缴纳社会保险是否有效 0
第四章 劳动合同期限裁判精要 0
一、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期限的应如何处理 0
二、 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续签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劳动者
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如何处理 0
三、 因劳动者的原因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
单位应否支付双倍工资 0
四、 补签劳动合同是否应支付双倍工资 0
五、 人力资源经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否适用双倍工资
罚则 0
六、 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工作而未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0
七、 劳动合同法定顺延是否需要续签,劳动者能否主张
双倍工资 0
八、 用人单位延长劳动合同期限能否视为提高劳动合同
约定条件 0
第五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裁判精要 0
一、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以订立
无固定期限合同中“连续”的认定 0
二、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以订立
无固定期限合同中“该用人单位”的认定 0
三、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以订立
无固定期限合同中“满10年”的认定 0
四、 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临时工、农民工在续签劳动
合同时,是否有权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0
五、 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出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予签订,劳动者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其与
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院能否
判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0
六、 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向人民法院提起与用人单位存在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关系的确认之诉,但未诉求用人单位支付两倍
的月工资,法院能否直接判决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两倍工资 0
七、 司法实践中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点应当如何计算 0
八、 如果双方已经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合同,第二次合同到期后,
用人单位是否还有终止合同的权利? 0
九、 劳动者在同一系统内由某一地区被调至另一地区工作,劳动者
在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在前一单位的工作时间是否应
计算为连续工作时间 0

十、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一)项和第(二)项中
关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关系 0
十一、 劳务派遣关系中,是否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0
十二、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改制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与否是否影响“连续工作时间”的判断 0
十三、 事实劳动关系是否均需要满1年才能被推定为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 0
十四、 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只是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事后反悔,能否要求用人单位
支付两倍工资 0
十五、 法定顺延事由,致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10年,劳动者能否要求签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0
十六、 如何认识和理解未签订劳动合同应支付两倍工资问题 0
第六章 劳动合同试用期裁判精要 0
一、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认定 0
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口头约定试用期的效力认定 0
三、 试用期条款无效情形的认定 0
四、 试用期是否一定要安排在劳动合同期之首 0
五、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同时进入医疗期如何处理 0
六、 未达到试用期法定最高限,是否可以延长试用期 0
七、 试用期约定的服务期合同是否有效 0
八、 实践中如何明确“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0
九、 试用期怀孕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0
十、 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岗位发生变化是否可以约定试用期? 0
十一、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出现《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一)项、
第(二)项规定的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
还需要履行第40条规定的法定程序 0
十二、 用人单位在员工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还需要向劳动者
支付经济补偿 0
十三、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能否解除试用期劳动者的劳动
合同 0
十四、 试用期内发现职工患有精神病,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0
十五、 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应否赔偿用人单位培训费用 0
十六、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否需缴纳社会保险费 0
十七、 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赔偿用人单位的招录
费用 0
十八、 劳动者试用期不合格能否延长试用期 0
十九、 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能否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
解除劳动合同 0
第七章 劳动合同服务期裁判精要 0
一、 用人单位能否对享有住房、户口、专车等特殊待遇的劳动者
约定服务期 0
二、 培训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限和劳动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限不一致时
以何者为准 0
三、 实践中,对于劳动合同服务期培训费用及其违约责任应当如何
确定 0
四、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服务期内用人单位提供的专项培训费用
五、 用人单位放弃服务期能否要求劳动者赔偿
六、 未明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主动辞职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八章 非全日制用工裁判精要
一、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与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发生工伤
是否有区别
二、 非全日制用工的试用期如何认定
三、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认定
四、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是否适用于劳务派遣
五、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是否享有婚假、产假、医疗期等待遇
六、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转为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计算工龄时
是否连续计算

第九章 集体合同裁判精要
一、 集体合同与个人劳动合同部分条款内容发生冲突如何适用
二、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和集体合同签订的差异
三、 职工违反集体合同的处理和责任承担
四、 集体合同签订后录用的新员工是否享有集体劳动合同的权利
五、 工会起诉权的认定
六、 个人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低于集体合同
标准时的效力认定
第十章 劳务派遣裁判精要
一、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各自承担的责任如何分配
二、 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能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 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权的认定
四、 竞业限制和服务期在劳务派遣中的适用
五、 劳务派遣中劳动报酬支付主体的认定
六、 被派遣劳动者能否自由辞职
七、 被派遣劳动者擅自离职给用工单位造成损失,派遣单位是否
承担连带责任
八、 在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是否能够与被派遣劳动者约定
试用期
九、 用工单位因经济性裁员,将派遣员工退回,劳务派遣单位能否
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一章 竞业限制裁判精要
一、 竞业限制义务是否适用于在职期间的普通劳动者
二、 未约定经济补偿金的竞业限制纠纷的具体处理
三、 竞业限制期限约定超过两年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四、 竞业限制补偿协议中如未约定经济补偿金和违约金,劳动者是否仍
需要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如未约定经济补偿金,却约定了违约金,
劳动者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主张
劳动者按约定支付违约金,是否支持
五、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六、 劳动合同的解除对竞业限制条款效力的影响
七、 劳动合同终止与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关系
八、 劳动合同解除后,竞业限制协议不因一方违约而无效

九、 在劳动合同解决或者终止后,劳动者在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取得竞业
限制的对价经济补偿情形下,如何处理竞业限制约定条款
十、 双方当事人对劳动者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条件作出与《劳动争议
司法解释(四)》第8条不同的规定时,应如何处理
十一、
劳动者依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第8条解除竞业限制约定
后,是否还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经济补偿
十二、 竞业限制约定中没有约定经济补偿,但劳动者已经履行了竞业
限制约定达到3个月以上但用人单位没有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能否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

十三、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及在解除
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3个月
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仲裁是否受理

十四、 用人单位对竞业限制解除的效力认定
十五、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并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向人民法院
起诉,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时,应如何处理
十六、 在竞业限制纠纷中,原用人单位能否要求裁决新用人单位解除与
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十七、 竞业限制违约责任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竞合时应如何
处理
十八、 如何正确区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劳动者本人所具有的
信息与能力?
十九、 在竞业限制纠纷中,劳动者所在的新的用人单位是否应当
承担责任?
二十、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否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争议处理的
程序?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编
第十二章 劳动合同变更裁判精要
一、 未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二、 企业被租赁或者承包后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确定
三、 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把握合理尺度,处理合同变更纠纷,
特别是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变更
四、 企业变更后新设立企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
发生劳动争议的,是由原用人单位还是由新设立企业对
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
五、 企业变更后原劳动者的工龄是否延续,经济补偿金是否给付,
是否未给付职工经济补偿金,工龄就应该连续计算
六、 用人单位能否依据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单方变更劳动
合同约定的内容
七、 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拒绝调动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八、 用人单位能否转让劳动合同给其他企业
九、 职务任免属于企业的自主权还是属于岗位调整
十、 企业是否有权调整工资?
十一、 公司解除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是依据《公司法》还是《劳动
合同法》
十二、 劳动者能否请人代为履行劳动合同
十三、 劳动者不服工作地点调整,用人单位可否以违纪为由解除
劳动合同
十四、 “孕期、产期、哺乳期”女工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否
调整工作岗位
十五、 民主测评结果能否作为评估标准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
第十三章 劳动合同解除裁判精要
一、 劳动者履行提前30日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义务
二、 劳动者行使辞职权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认定
三、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未及时足额支付
加班费的处理
四、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都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用人单位
五、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尺度把握
六、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事由之“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
七、 金融危机情形下劳动合同解除的适用
八、 用人单位未依法定期间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九、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征求工会意见的认定
十、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通知工会的补正
十一、 劳动者涉嫌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取保候审期间等
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
十二、 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减人员优先权的责任认定
十三、 用人单位对职工“除名”通知的送达认定
十四、 劳动者被判无罪释放后,可否要求用人单位与其恢复劳动
关系?
十五、 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兼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十六、 女职工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发现合同解除前已经怀孕,能否
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十七、 用人单位能否与患精神病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十八、 企业买断员工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
十九、 “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二十、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可否撤销
二十一、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违纪能否
解除劳动合同
二十二、 用人单位以公告形式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二十三、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未征求工会意见,劳动者
能否主张赔偿金
二十四、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不一致的后果认定
二十五、 用人单位拒发高温津贴,劳动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四章 劳动合同终止裁判精要
一、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否约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
二、 达到退休年龄但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
是否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三、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是否终止
四、 因用人单位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导致劳动合同
不能继续履行,劳动者是按解除还是按终止劳动合同请求用人
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五、 劳动关系终止证明书能否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品行
等情况进行描述
六、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七、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时间能否因法定休息日而顺延
八、 “内退”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是否应当予以取消

劳动合同报酬与补偿编
第十五章 劳动合同报酬裁判精要
一、 不属于劳动报酬的劳动收入
二、 对《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报酬规定的理解
三、 提成式报酬的效力认定
四、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应当如何支付
五、 劳动者未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时,用人单位可否向其
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六、 “加班”判断标准的认定
七、 加班工资基数应当如何确定
八、 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应当如何分担
九、 计件工资制职工的加班费认定
十、 公司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可以主张加班费
十一、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是否可以作为普通债务直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二、 公司保安等特殊岗位的值班人员是否可以主张加班费
十三、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息日加班后又安排补休,劳动者
拒绝补休的,用人单位能否免除支付加班费的义务


0
劳动合同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

详 目
0

十四、 劳动报酬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合法
十五、 劳动者出庭作证,用人单位能否扣发工资
十六、 产假工资如何发放
十七、 职工死亡后,其亲属可否向用人单位追偿未签订劳动
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十八、 未婚先育能否享受产假和生育保险待遇?
十九、 劳动者双休日出差,用人单位应否支付两倍工资
二十、 劳动者造成单位损失,用人单位能否直接扣发工资
二十一、 用人单位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是否可以不支付患病
职工的病假工资
二十二、 计件工资制是否存在加班费
二十三、 提前离职企业该不该支付年终奖
二十四、 用人单位与患病员工解除合同应否给予医疗补助
二十五、 月薪制是否还存在加班费
二十六、 综合计时工作制下是否存在加班工资
二十七、 职工自愿加班能否索要加班费
二十八、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被撤销后,劳动者主张违法解除
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如何处理
二十九、 未续订劳动合同支付两倍工资起止时间点的认定
三十、 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是否还需支付两倍工资
三十一、 节假日“三倍工资”是否包含正常工资

第十六章 经济补偿金裁判精要
一、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时,
应按照什么标准支付补偿金
二、 计算经济补偿时工作年限的确定
三、 劳动者是否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向用人单位索要加付
赔偿金
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否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具有违约责任
性质的经济补偿金
五、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补偿的认定
六、 离开公益岗位能否享受经济补偿
七、 解除劳动合同约定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低于法定标准的
效力认定
八、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一次性补偿所欠劳动者的工资、
加班费、经济补偿等签订补偿协议后,劳动者
又就超出补偿范围进行仲裁诉讼的如何处理
九、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能否同时主张违约金
和赔偿金
十、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因此辞职,
能否要求经济补偿
十一、 用人单位的工会主席任期届满未换届,期间被解除劳动
合同,能否同时获得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
十二、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而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是否
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十三、 劳动者工作年限跨越2008年1月1日前后,用人单位和
劳动者不再续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十四、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否能与
经济补偿金兼得
十五、 员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险,劳动合同解除后能否再主张
经济补偿
十六、 失业保险金能否折抵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十七、 劳动者在国外工作期间,由外国公司支付的劳动报酬
是否应作为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基数


工伤事故赔偿与劳动争议处理编
第十七章 工伤事故赔偿裁判精要
一、 工伤认定机构在工伤认定活动中是否具有认定事实劳动
关系的附属职权
二、 工伤赔偿请求权与民事侵权请求权重叠时如何处理
三、 在解除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用人单位第一次申请为原单位工伤
职工作伤残等级鉴定,用人单位应否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
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若支付,按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前的
工资标准还是按评残前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
四、 劳动者未进行工伤认定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
的处理
五、 劳动者以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以工伤为由进行
抗辩的案件如何处理
六、 工伤争议案件中的护理费、伙食补助费标准如何确定
七、 工伤私了协议的效力认定
八、 追索工伤医疗费裁决先予执行是否需要先经过工伤认定
九、 计发两个一次性工伤待遇(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
补助金)的时间点如何确定
十、 劳动能力复查鉴定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有无关系
十一、 企业内部承包后职工发生工伤的责任主体认定
十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因劳动者过失造成的工伤责任
自负”是否有效
十三、 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十四、 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伤害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十五、 2010年工伤应否适用新的工伤赔偿标准
十六、 离退休人员在现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
保险条例》
十七、 第三人侵权与工伤竞合,基金先行支付后追偿范围如何确定
十八、 劳动者“串岗”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十九、 工伤认定是否是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立案条件
二十、 工伤职工严重违纪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以及能否获得“两金”
二十一、 人民法院能否在案件审理中直接确认工伤
二十二、 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来免除其承担的工伤保险补充
赔偿责任

二十三、 企业招工考核时发生伤亡事故的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法规
处理
二十四、 伤残鉴定和后续治疗费鉴定能否同时申请
二十五、 下班搭载同事车辆回家发生交通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
二十六、 职工下班途中驾驶摩托车自己摔倒是否属工伤
二十七、 下班途中因工作原因遭遇暴力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
二十八、 中止审理的工伤案件能否适用部分裁决
二十九、 工伤后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岗降薪
三十、 停工留薪期间如何确定
第十八章 劳动争议处理裁判精要
一、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请求与诉讼请求不一致如何处理
二、 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
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如何确定
三、 如何理解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衔接
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如何处理
五、 用人单位不服未载明仲裁裁决类型的裁决书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的,
应如何处理
六、 用人单位认为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直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的应如何处理
七、 对劳动争议仲裁双方均不服提起诉讼后,一方又撤诉的,所撤诉的请求
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可否申请执行
八、 当事人对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或者驳回申请裁定不服,
是否可以上诉或再审
九、 一裁终局案件经劳动仲裁裁决后,劳动者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同时
用人单位也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如何处理
十、 先予执行后,被执行的一方当事人在仲裁中获得支持的如何处理
十一、 对于用人单位请求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
依照怎样的程序进行审查
十二、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
由于一方未履行协议或者反悔,对方当事人能否就同一纠纷再次
申请仲裁
十三、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调解书或者裁决书,当事人再次向劳动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如何处理

十四、 劳动者申请执行与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冲突的应如何
处理
十五、 劳动者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在先,用人单位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而是
向法院直接申请不予执行的应如何处理
十六、 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驳回后,能否再以相同理由申请不予
执行
十七、 诉讼程序中能否直接追加仲裁遗漏的当事人
十八、 劳动仲裁认定事实的效力认定
十九、 当事人能否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管辖
二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劳动关系裁决的案件,法院认为不属于
劳动关系的,应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还是判决
驳回诉讼请求
二十一、 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又撤诉的,仲裁裁决是否有效
二十二、 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通知书》中法律救济时间如何
表述

第二部分 劳动合同纠纷裁判规则适用
第十九章 劳动关系确认相关纠纷的裁判规则适用

 规则1 【劳动关系支配性】劳动给付行为受用人单位支配是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

 规则2 【劳动关系隶属性】隶属性为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为确认劳动关系案件的审查重点。

 规则3 【劳动关系唯一性】同一时期内,劳动者具有唯一劳动关系。

 规则4 【挂靠劳动关系】挂靠车辆承包给他人的,实际驾驶员与被挂靠单位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

 规则5 【准毕业生劳动关系】尚未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的准毕业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应当认定双方形成了劳动关系。

 规则6 【借用实习协议】用人单位借用实习协议招工,如果实习生的身份不属于在校学生,不隶属于学校管理,与用人单位之间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应认定为劳动关系。

 规则7 【空壳劳动合同】只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书的“空壳劳动合同”不能认定劳动关系存在。

 规则8 【两不找劳动关系】在“长期两不找”劳动争议案件中,判断双方劳动关系是否成立的关键,是考察双方是否互相履行劳动
权利义务


 规则9 【合同工与合同制工】合同工是临时工的别称,而合同制工人是在国家计划招工指标内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人,二者不同。

 规则10 【保险代理与劳动关系】借用他人保险资格证从事保险业务的不能确认劳动关系。

 规则11 【包工头招用劳动者劳动关系】建筑施工企业与包工头招用的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 规则12 【合伙与劳动关系】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伙人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受劳动类法律法规调整。
第二十章 劳动合同履行相关纠纷的裁判规则适用

 规则13 【教师资格与劳动合同】未取得教师资格的劳动合同无效。

 规则14 【劳动合同解释】对于当事人约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存在争议时,应当通过合同解释的手段,获得体现当事人意思与法律价值判断、立法目的和利益衡量相统一的解释结论。

 规则15 【风险抵押金】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的行为无效。

 规则16 【法定事由顺延】因法定事由顺延劳动合同,使得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时间已满10年,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规则17 【外派劳务】外派劳务只是一种外贸中介,经营公司和劳务人员之间并不直接形成劳动关系;而在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 规则18 【商业秘密】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应以劳动者知晓商业秘密
为前提。

 规则19 【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合理有效,除审查是否为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外,还必须综合考量是否存在特别保护之利益、是否会导致劳动者的生活陷入过度困境等各种因素。

 规则20 【经济补偿金与竞业限制】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是竞业限制条款生效的条件。

第二十一章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相关纠纷的裁判规则适用

 规则21 【工作调动】在调动工作地点时,不仅要考虑其合同基础,亦要考虑调动对劳动者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影响,以衡量调动工作地点是否有效。

 规则22 【单方解除的撤销】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到达劳动合同相对方后,不得撤销。

 规则23 【不辞而别】劳动者不辞而别,应推定其单方解除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且属于违法解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 规则24 【重大误解】当事人基于对劳动法律关系的错误认识所为民事行为的效果,应当结合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所作意思表示的客观内容及意思表示产生的实际后果进行认定。

 规则25 【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中提前两个月通知的约定有效。

 规则26 【等级考核与解除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等级考核中居于末位等次,不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不符合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用人单位不能据此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规则27 【预告解除撤销】预告期内劳动者不得撤销辞职。

 规则28 【解除预告期的确定】《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的预告期仅为解除权行使的程序,而非条件,提前通知未满30日仍产生解除效力。

 规则29 【原岗原薪】用人单位降低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拒绝签订的,用人单位因此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违法。

第二十二章 劳动合同报酬与补偿相关纠纷的裁判规则适用

 规则30 【双倍工资】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双方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双倍的工资。

 规则31 【两倍工资起算】《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判定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应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
次日始。

 规则32 【扣发工资】用人单位无权以违反计生义务为由扣发工资。

 规则33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规则34 【双休日工作】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中双休日的工作不属于加班,不再另行支付职工在双休日工作的加班工资。

 规则35 【带薪年休假】某些特殊地区从本区域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关规定,限制享受年休假的条件“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必须在同一用人单位也是适宜的。

 规则36 【高管经济补偿金】破产企业高管人员的经济补偿金,应适用《企业破产法》关于高管人员工资计算的规定,并以此作为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依据。

 规则37 【社会保险赔偿】社会保险赔偿纠纷中,可以将用人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而获得的利益间接确定为劳动者的损失,依此为据确定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的标准。

第二十三章 工伤与劳动争议处理相关纠纷的裁判规则适用

 规则38 【工伤认定因果关系】职工受伤与履职行为有因果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关键。

 规则39 【实习工伤】在校学生实习期间受伤不算工伤。

 规则40 【旧伤复发】转业军人旧伤复发应认定为工伤。

 规则41 【退休工伤】退休人员再就业受伤不视为工伤。

 规则42 【超龄工伤】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 规则43 【上班途中工伤】职工上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伤害,应当以是否前往工作单位方向及是否以上班为目的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并认定是否构成工伤。

 规则44 【提前下班工伤】在提前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规则45 【旅游工伤】职工参加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意外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 规则46 【工作范围工伤】为了公司的利益,超出工作范围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 规则47 【下落不明工伤】职工下落不明申请工伤,应以宣告死亡为起算点。

 规则48 【侵权与工伤】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尽管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但原告可要求公司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承担责任。

 规则49 【追究刑事责任与工伤】工伤申请期限与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无关。

 规则50 【工伤申请期限性质】工伤申请期限的法律性质既不是除斥期间,也不是诉讼时效,而是一种时限。对于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而超过申请期限的,该期间应予扣除,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规则51 【工伤协议撤销】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的窘迫或缺乏经验,订立的明显有利己方、不利对方的工伤赔付协议,属显失公平的协议,可予以撤销。

 规则52 【工伤保险】法院不宜参照商业保险中的退保时间,对工伤保险协议效力进行判断,而应以成病时间与参保时间的一致性为标准。职工因企业关闭而退保,但退保后短期内发现已经罹患职业病的,社保部门仍应按照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 规则53 【赔偿差额】工伤保险后予报销,工伤赔偿金大于人身损害赔偿额,用工者应支付差额。

 规则54 【用工责任】承包人雇员受伤发包人应当承担用工责任。

 规则55 【用工不明损害赔偿】用工者不明情形下,劳动者作业受损管理者或受益者负赔偿责任。

 规则56 【约定管辖】当事人的约定管辖,限制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选择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的权利,是无效的。

 规则57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中止、中断。

 规则58 【举证责任】人民法院应针对劳动争议双方地位不平等的特点,结合案情,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 规则59 【证明责任】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规则60 【补缴保险举证责任】补缴社会保险和签订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

 规则61 【确认之诉】劳动者死亡后,不仅应当赋予死者近亲属参加劳动关系确认之诉的权利,还应当赋予其代为主张劳动者生前财产性权利的诉讼权利。

 规则62 【全面审理】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提起诉讼未获支持的,法院判决时不能机械地适用“不告不理”原则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应对劳动争议事实进行全面审理。
第三部分 劳动合同纠纷常用规范性法律文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四)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