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1
序 言/1
上编 多极世界
第一章 “三合会”:团结或者分裂?/3
一 美国领导阶级的计划:在全球推行门罗主义/5
二 欧洲计划的流沙困境/10
三 欧洲人民与国家面临的三重挑战/12
四 政治文化的冲突/14
五 那么日本呢?/21
第二章 中国的崛起:质疑帝国主义秩序?/23
一 中国崛起的由来:革命还是开放?/23
二 市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转型阶段还是通向资本主义的捷径?/26
三 前途未卜/47
第三章 俄罗斯:走出隧道?/50
一 苏联体制的基本特点/51
二 资本主义在俄罗斯的新形式/56
三 今天的俄罗斯还有特点鲜明的选择吗?/67
第四章 印度:一个超级大国?/73
一 殖民地遗产/73
二 国家民粹主义的成功及其局限性/77
三 偏航和文化主义/83
四 艰难地走向另类全球化的长征/86
第五章 南方国家:团结还能重建吗?/91
一 “万隆时代”(1955~1975年)的批判性总结/92
二 排斥非洲的根源/100
三 南非,体系的薄弱环节?/104
四 阿拉伯世界:偏航运动能否转向?/109
五 从三大洲的视角来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115
六 东方:新的南方?/118
七 重建南方国家人民的团结/119
第六章 联合国的改革和多极化的全球化/126
一 联合国框架下的国家主权管理/126
二 联合国作用总结(1945~1980年)/131
三 经济和政治管理空间的冲突和契合/135
四 混乱的帝国:主权、社会公正及跨过陷坑的发展/137
五 替代性选择:同时建设社会公正和国际公正,确认各国人民的新主权/144
六 关于复兴联合国的建议/150
结 论/168
附录一 20世纪的多极化/192
附录二 多极化地缘政治和社会体系补充读物指南/204
下编 第五国际
第一章 20世纪人民大众的国际化/224
一 社会主义和共产国际的历史教训/224
二 万隆会议和斗争的首次全球化(1955~1980年)/228
三 大革命的悲剧/231
四 帝国主义的力量、作用、影响以及全球扩张的永恒阶段/232
五 在选择前卫战略中捍卫后革命国家/234
六 激进周边地区的国家建设和/或社会主义建设/236
七 毛泽东主义的贡献/239
第二章 新时代新挑战/244
一 三大国际和万隆时代的历史翻过去了/244
二 社会运动的局限性和模糊性/254
三 当今世界的真假冲突/260
四 财阀统治,衰老资本主义的新领导阶级/262
第三章 怎么办?/269
一 冲突性政治文化和共识性政治文化/269
二 我们想要的世界:两种社会理论——两种未来观/275
三 如何施政?/278
四 于多样性中求共性/281
五 展开讨论:经过长期过渡实现共产主义/287
六 中期目标/289
七 奔向第五国际?/293
附录一 为帝国主义扩张效力的政治伊斯兰/299
附录二 《巴马科倡议》/322
附录三 《巴马科倡议》建议/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