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进“指示一条应走的路”
“你还是多管管正事吧”
被骗参加总统候选
“胡说”与“著作监”
现代版“三从四德”之首倡者
章太炎:民国祢衡,“疯子”傲世
“流血从我起”
“我是有神经病”
“袁贼烧死矣”
“上海人都知道我是章疯子”八
史上第一个登报征婚的人
黄侃:末代醇儒,才与天高
“好酒好菜,放马过来”
胡适“往哪里去”
“今天天气黄不到”
名师与高徒的转换
三十不发文,五十不著书
一词定情
钱玄同:性格教授,疑古宗师
纸上“双簧戏”
《狂人日记》催生始末
“钱二疯子”
从不判卷的教授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中学肄业的北大教授
发奋读成“国家博士”
“教我如何不想她”
“我写的都是骂人的,你敢登吗”
“我不希望她缠足吃苦头”
赵元任:专精他业的语言大家
就喜欢琢磨
语言就是个“好玩儿”
“中国的舒伯特”
“言有易,言无难!”
新人物的新式婚姻
吴宓:严谨治学,耿介做人
备课时是个“苦力”
上课颇有欧美之风
“那不是听报告,简直是看演出”
“无情无理无法无天”
王国维:钻研学问无穷尽
人生如钟表之摆
做学问的境界
“文化神州丧一身”
先后得贤妻
陈寅恪:“教授的教授”
一颗真正的“读书种子”
“教授的教授”
“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天作之合,情深意笃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
“胡先生又考证错了”
“一生为故国招魂”
“吾乃国文教师,不必识英文”
“枯桐欣有凤来仪”
刘师培:激烈的少年大师
激烈派第一人
少年国学大师
一个人的“革命”
“惧内泰斗”
刘文典:亦癫亦狂亦君子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
“只吃鲜桃一口”
狂傲有如辜鸿铭
梁启超:革命先驱,国家脊“梁”
“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
从共和派转向立宪派
“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
一纸电报点燃“五四运动”
相知相惜不相娶
蔡元培:一代宗师开教育先河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从明天起照常上课”
“你的事,我一直记着”
“离职风波”
三次婚姻苦与乐
梅贻琦:大学真谛在大师
“没人愿意倒霉(梅)”
“你看怎样办好”
“把12用2除一下”
“青年人要能忍耐,回去教书”
蒋梦麟:开辟现代大学之路
北大“功狗”
“郭子仪第二”
“家是我痛苦的深渊”
梁漱溟:永远剔透的良知
“特务们,你们还有第三颗子弹吗”
不是“学问之人”,而是“问题中人”
回归道德乌托邦王国
仓促结婚细致恋爱
冯友兰:有时直上孤峰顶
演绎不着实际的形式的逻辑
“我毕竟依附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做完了我要做的事,你也会的”
“一辈子从来没有买过菜”
潘光旦:寂寞鸿儒,强国优种
“增益民族品性中刚劲的成分”
教授“完全是赚钱机器”
“我的方法也有问题”
张元济:为中华文明“续写”
“此是良田好耕植”
在商言商的政治哲学
送中文打字机参加世博
当了一回没油水的“肉票”
李济:甲骨文的发现者
从清华到哈佛
80年前第一锄
文物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叶企孙: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事关抗日”,极力支持
与“三钱”
大师的“专职”提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