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与阿瑟·丹托对话“艺术终结”/001
Ⅰ欧洲艺术游步:
美术馆的眼光
海殇:谁在唱衰欧洲文明?/010
怀古古希腊:反思文明观/014
美术馆:“殿堂化”从何而来?/020
初遇“花之都”佛罗伦萨/027
乌菲兹美术馆:既长且古的印象/036
佛罗伦萨有两尊《大卫》像/043
难忘《最后的晚餐》/049
作为“设计之都”的米兰/054
布雷拉美术馆与古堡博物馆印象/060
威尼斯的博物馆群落/066
慕尼黑美术馆的“三分天下”/072
柏林与德累斯顿的艺术典藏/079
精美绝伦的奥地利及多瑙河/090
华沙,一座政治悲情城市/098
独爱克拉科夫的“城市美学”/102
从布拉格之春到布拉格之恋/108
布达佩斯的“另类”特色/116
南爱琴海的城市与神庙/120
伊斯坦布尔的“拜占庭”/127
Ⅱ美国艺术跨步:
产业化的视角
美国文化产业何以雄霸全球?/134
美国艺术300年,还是60年?/140
纽约MOMA的美式霸权主义/148
大都会博物馆的全球艺术史/156
芝加哥美术馆的本土化视野/162
当代美术馆的“极少主义”印象/169
公共艺术对决美国公众趣味/176
Ⅲ中国艺术飞步:
当代性的目光
当代人如何撰写“当代艺术史”?/184
视觉艺术大师来华与中国艺术的嬗变/ 188
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的出版/192
贫穷艺术的“中国性”呈现/197
朱铭:从“太极”回归“人间”/205
禅者气魄·画家气度·文人风度/208
“大彩墨”艺术的中体西用/213
解构抽象表现模式 建构自然呈现主义/218
“2000-2009中国新艺术”展如何改造历史?
——在尤伦斯论新世纪艺术史书写/225
宋庄上上美术馆《迷途的羔羊》序言
——重建当代艺术的“神圣之维”/228
798太和艺术空间“太和展”前言/230
影像艺术的视觉性与政治性/232
中国艺术观:指向“新的中国性”/236
Ⅳ亚洲艺术漫步:
比较文化视界
“亚洲现代性”:中日韩的比较与交锋/240
中韩日三国审美的同与异/250
儒佛对中韩日审美风的影响/256
中韩日佛教美术比较刍议/261
中韩日“视觉之美”比较拾遗/266
新媒体艺术的“东亚性”/270
韩国国立博物馆的长展线/278
韩国秘苑的“不经意之美”/282
潺潺的京都:从鸭川、祗园到小径/288
京都之相国寺/292
清水寺之俗与天龙寺之雅/294
龙安寺的“东方抽象主义”/300
法隆寺与招提寺的“唐风晋韵”/306
亚洲艺术为何有“综合主义”?/313
结语 走向“全球艺术界”/318
后记 发见“全球之美”/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