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研究明词文献整理史述略明代《楚辞》评点所取底本考明代词集评点的价值与特色论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庶吉士馆选制度与明代文学群落的形成元末明初诗书画“三绝”艺术与同题集咏的生命寄托宋濂《越歌》考论孙蒉的诗歌创作历程与明初文人命运舒顺遗民心态与诗学思想研究明初吴中文人的生存困境及矛盾心态——以“吴中四杰”为例明代台阁体的生成与流变——兼论中国诗歌史中治世之音的评价问题明代词人马洪生活年代考“翰林四谏”事件的政治、文艺斗争分析明代前中期诗坛尊杜观念的变迁及其文学取向李东阳诗学体系论明代政坛南北之争与前七子的崛起“拟议”、“变化”与文学复古论王阳明诗中的颜回和曾点明代中期吴中复古诗人的双重格调——以袁裹、黄省曾、王宠为例明代福建反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考——论王慎中之前的泉州府作家唐顺之与明代“毗陵诗派”考论茅坤风神论与古代散文的叙事美学从白云楼社到后七子派——以嘉靖二三十年间京城文学话语之转移为中心明代一幅群体画像的观看:《岘山逸老图》的文本意涵王畿“现成良知”说与公安派文论的形成破儒教之藩篱与文体之选择——李贽小品创作及其对晚明小品之影响手提无孔锤,击破珊瑚网——禅学思维与袁宏道的诗学策略焦竑文学思想简论汤显祖与钱谦益丛考论晚明布衣诗人程嘉燧的人格心态与诗学思想——从钱谦益对程嘉燧的推崇谈起从“文因世降”到“文章代变”——论张溥通变的文学史观论明清之际遗民诗选的批评价值二十世纪金圣叹史实研究的滥觞吴伟业与清初“词史”观的形成走出遗民,以心传史——吴梅村的半生缘与晚明悲歌方以智早年的涛学理想归庄文学思想之演变情感体验与字面经营——纳兰词与王次回诗
戏曲小说研究《怀香记》与“西厢”故事之关系新探明代禁戏与戏曲的文本流移和传播禁忌论明代“四大奇书”的共时传播与文本互涉《三国志演义》的夷白堂本与周日校本《水浒传》李逵杀虎故事形成的背景西王母的女儿们——从“遇仙”到“阵前比武招亲”杨家将的系谱和石碑——与杨家将故事发展之关系《封神演义》的宗教问题沈璟《义侠记》与《金瓶梅词话》备人鬼之态,兼真幻之长——冯梦龙增补《新平妖传》的贡献明代稀见小说集《狐媚丛谈》考索阮大铖与晚明著名艺人和戏曲鉴赏家交往考述史为我用:论《隋史遗文》创作主旨及与时代之关系明清戏曲小说批评中的“化身”说及相关话语《西厢记》评点与爱情戏经典叙事模式的论定重论杭永年与《三国志演义》评点的关系——以《古文快笔贯通解》为线索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咏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西厢记》及古典曲学“经典研究”——兼论张燕瑾先生《西厢记》研究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