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史长安学术(第六辑)

长安学术(第六辑)

长安学术(第六辑)

定 价:¥90.00

作 者: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0105132 出版时间: 2014-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49 字数:  

内容简介

  《长安学术(第六辑)》分为四个部分:学科总论、台港澳文学研究、东南亚华文研究、北美及欧洲华文研究。在学科总论部分,各位专家学者既有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内涵、外延做了自己的理解与界定,又有对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启示性意义。在台港澳文学研究部分,学者们主要对台湾文学进行了梳理、研究。在东南亚华文研究部分,既有对马华文学教学电子化的深人探讨(《论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电子化对教学与研究的意义——以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为研究个案》),也有对马华文学的整体观照(《共同体的追寻:论砂华文学的族群关系书写》),同时还有从微观角度对马华文学具体文本的解读(《来自胶林深处的另类书写——论黄锦树(死在南方)的艺术特色》)。在北美及欧洲华文部分,专家们更进一步深入了作家的文本,在微观视野里做深入的分析研究。该论文集在研究的广度上有所突破,比如许文荣教授的对马华文学教学电子化的深入探讨;也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比如谢米亮以文学、文化研究的方式抨击“台独”,渴望祖国早日统一,表达了台南民众对于两岸问题的高度关注。

作者简介

暂缺《长安学术(第六辑)》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世界华文文学学科总论]
杨匡汉:学科建设与学理建构
陈公仲:不必妄自菲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三十年
杨际岚:源远流长——关于中华文化及海外华文文学
庄伟杰:海外华文文学的前沿问题和诗学建构新思考
陈国恩:三W:华文文学的学科基础问题
黄万华:“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边缘”中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传统
袁勇麟李薇:追求更敞亮的空间和更开阔的视野——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对话
赵小琪: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变异式想象论
吕红:突围与回归——跨域华语创作嬗变及影响
杜元明:走向世界播撒中华文化火种——试论海外华文作家对弘扬中华文化的贡献
林静助:华文文学的世界性、民族性、本土性导言——华文文学成为新世纪世界文明标记的不可逆性
沈奇:语言、心境、价值坐标及其他——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散议
[台港澳文学研究]
陆士清:台湾小说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朱双一:台湾文学的多元地域文化色彩
朱立立刘小新: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观察
古远清:毁誉参半的《台湾新文学史》
钟海波:哀与怨的文学——论《游园惊梦》
燕世超:论王鼎钧散文的跨文体写作及其乡愁美学
林于弘:“十大诗人”再探——2009年台湾新诗发表的检视与省思
樊洛平:台湾文学研究的新世纪——近年大陆出版的台湾文学研究著作管窥
戴冠青:闽台民间想象的相通性及其情感诉求
谢米亮:华语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问题研究
许豪:中西视域下的“大同世界”构想——以白先勇和艾丽丝·沃克为例
[东南亚华文研究]
许文荣:论世界华文文学资料电子化对教学与研究的意义——以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为研究个案
黎羌:东南亚诸国华人的文化交往与华文戏剧文学的传播
赵颖:吟到中华以外天——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研究
庄薏洁:共同体的追寻:论砂华文学的族群关系书写
林祁:南洋番客对华文的坚守与超越——评菲华庄杰森《杰开诗幕——小诗三百首》
刘征:来自胶林深处的另类书写——论黄锦树《死在南方》的艺术特色
马峰:马六甲海峡华文文化圈的区域比较
[北美及欧洲华文研究]
王列耀:死亡叙事的演变与美学内涵——论“北美留学生文学”的死亡书写
陈瑞琳:试论“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时空坐标
陆卓宁粟建勇:个人隐喻与民族寓言——陈河《布偶》的族性叙事
刘红林:美国华人移民文学发展脉络概述
於贤德:苦难的磨炼与人格的升华——论严歌苓的女性苦难书写
张凤:张爱玲的才情及哈佛境遇与衍生的文学史支绌论述
梁燕丽江映林:简析美国亚裔文学中的“食物”意象
钱虹:一株优美典雅的华文奇葩——旅法女作家吕大明的散文及其艺术追求
默崎:《南京安魂曲》叙事研究
陈富瑞:论汤亭亭小说想象中国的方式
陈海萍:回归与蝉蜕——《美国红尘》与《两山笔记》比较研究
程国君:“开花结果在海外”——陈瑞琳与北美新移民文学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