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序篇:文章深处培养的爆炸声浪
第一章:明末先贤预置的火种
——太炎的青少年时代——山水、思想、人物——复兴意识潜伏民间——拜师读经——时务报时代——与保皇派最早的冲突
第二章:互动 寻求 观察
——谒见张之洞——戊戌政变:帝党与后党的攻防——康、梁之出亡——从武昌到台湾——岛屿民性
第三章:初识孙中山
——谈论排满 一见如故——中山先生的气度——不同人群的观察结论
第四章:批判的武器:纵笔揭竿而起
——受牵连初次逃难——东大任教与谢本师——出亡日本——支那亡国纪念会——张园的不解之缘——爱国学社 邹容来了——猛击清廷 苏报案发——坐侯逮捕
第五章:深味专制严酷:坐牢的日子
——被捕与审判——险遭劫持——审讯中的反击——惨淡的黑牢——光复会成立——邹容亡故——终于出狱 中山派员迎接
第六章:学术、人生:盲动喧嚣与苦心孤诣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缠斗方殷——病灶指认与药方开具——从版本差异到性格分野——今文 古文 操作路径
第七章:纵横捭阖与挥鞭断流:民报时代的纸上作战
——前往日本 掌理民报——演讲会:呼吸英雄的气息——自由的象征:笔杆子的强劲挑战——笔扫千军,重击保皇派——民报周年纪念——讨满洲檄——保皇派求饶——龙蛇起陆,杀机与佛性
第八章:民报后期 纠葛横出的季候
——旗帜之争,隔阂起于细故——金钱冲突,矛盾增大——与孙、黄的纠葛——人事一团乱麻——困顿的日子——民报夭折,东京讲学——揭穿保皇派的乌龙
第九章:光复前的暗影
——纸上作战的狂风巨浪——同盟会的分裂——章、陶与孙、黄的翻脸——暴风雨将至——武昌首义爆发——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太炎的建政书——康、梁修好的试探
第十章:骚动与撕裂
——共和之来,民气复苏——代表投票选总统——中山先生就职宣言——后同盟会时代的人事悲剧——临时政府的窘迫
第十一章:渐行渐远与自投罗网
——疏远同袍,靠近北洋——从北上到赴鄂——骂人骂世——千里持节临边——捧袁与助黎——盛大的婚礼——二次革命的到来——走向陷阱——软禁的生涯——出逃被阻,大闹总统府——国士与独裁的辩证——软禁转场——筹安会的拉拢——再次出逃失事——袁世凯暴毙,太炎重获自由——按手印及其他
第十二章:间关万里 幕僚长的西南作业
——南下广州,就职军政府——各省护法——秘书长领队西行——唐继尧虚与委蛇——章太炎折冲樽俎——在滇讲学——幕僚作业的辩证——移节重庆——西南军头的迷乱——谋略打折,护法中摧——巴蜀文化的衡定——川、鄂兵事的苦心经营——经湘西辗转回沪——呕心沥血,痛定思痛
第十三章:在北洋孑遗的漩涡中
——五四的观照——主张联省自治,拉拢陈炯明——陈逆叛变,北伐受挫——诱导直系军头,遵行联省自治——与“三孙”之恩怨——痛斥直系政变——草昧经纶,意欲出山——江浙战争与改革意见书——清酋被逐,喜心翻到——祭孙公——另一个姓孙的来了——赴湘担任主考官——孙传芳全盛时代的座上客——五省废督,襄助孙传芳——反对过激主义,再倡联省自治——投壶古礼与修复礼制
第十四章:胜利声中的伤怀憾恨
——北伐:为自由而战——誓师北伐,向北洋余孽全面摊牌——赓续北进,全面扫荡——肃清长江下游,孙传芳覆灭——二度北伐,太炎光芒急剧黯淡——对国民革命的成见——鸿沟的产生
第十五章:大师之间的敌视和蔑视
——学术对阵,人生对立——甲骨文真伪的公案——清朝遗老和民国遗老——吕思勉痛下针砭——何谓独立之精神
第十六章:磅礴气节与史学心魂
——六经皆史——治历史关乎天下兴亡——史学为民族心魂之寄托——如何研修历史——史学的涵盖,蔑视梁启超
第十七章:抗战心结与苍凉晚境
——北伐后的选择——渐入颓唐之境地——孙传芳铩羽后的山穷水尽——九一八惨痛的一幕——书斋难以安坐——颓唐中的振起——紧急通电——愤而北上,厉言抗战——爱国心与切要之学——文化抗战,三老宣言——史地源流与民族正义——读经与抗战善策——国学讲习会的隆盛——龙钟讲学,殊觉可爱——忧患余生,永远的告别——硬度超常的最后遗言:“设有异族入主中原,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