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人物总传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丛书(套装共5册)

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丛书(套装共5册)

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丛书(套装共5册)

定 价:¥258.00

作 者: 刘建武 编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47238 出版时间: 2014-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284 字数:  

内容简介

这套《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丛书(套装共5册)》包括《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推进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其中,《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选取陈宝箴、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宋教仁、谭延阊、杨度、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10位湘学政治名人,记述了他们在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写下的不朽篇章,诠释了他们身上所彰显的湘学精神。
  《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选取丁取忠、邹代钧、宾步程、李待琛、周凤九、任理卿、汤飞凡、刘敦桢、欧阳翥、曾昭抡10位湘学科技名人,概述了他们秉承湘学精神,在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创新成就。
  《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选取左宗棠、蔡锷、程潜、彭德怀、贺龙、罗荣恒、粟裕、陈赓、肖劲光、许光达10位湖南军事名人,述及了他们自近代以来为推动中国军事现代化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以及他们身上所彰显的湘学精神。
  《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选取曾国藩、刘坤一、梁焕奎、廖树蘅、熊希龄、聂云台、范旭东、李烛尘、李国钦、林伯渠10位湘学经济名人。
  展现了他们秉承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湘学精神,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所取得的突出事功。
  《推进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选取唐鉴、魏源、郭嵩焘、皮锡瑞、陈天华、杨毓麟、杨昌济、易白沙、蔡和森、李达10位湘学思想名人,概述了他们站在时代潮头提出的先进思想主张,呈现了他们推进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事功。

作者简介

暂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丛书(套装共5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前言
陈宝箴 戊戌维新重臣
一 早年岁月,初染湘学
二 投笔从戎,效力湘军
三 开府湖南,平定苗地
四 宦海沉浮,认同湘学
五 初掌全湘,整顿吏治
六 戊戌初变政,壮志未酬
谭嗣同 维新变法的践行者和殉道者
一 世家子弟
二 接受湘学,以重振湘学为己任
三 办浏阳算学馆,开新学先河
四 维新运动中的改革先锋
五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唐才常 武装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先驱
一 浏阳山乡小三元
二 长沙城里习实学
三 武昌城里忧天下
四 浏阳家乡兴算学
五 湖南新政的有力推手
六 从正气会到自立会
七 武装推翻帝制的革命先驱
黄兴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干家
一 家世少年:一第岂能酬我志
二 缔造华兴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三 孙黄共创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四 辛亥革命:此复神州第一功
五 创造共和:有史必有斯人
宋教仁 近代中国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最早设计师
一 家世与少年时代
二 参与创立华兴会
三 流亡日本期间的爱国革命活动
四 醉心学习政治法律与译述西方政法著作
五 “革命三策”与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
六 描绘共和国蓝图的早期实践
七 设计并践行共和国方案的“民国政治家”
八 “为宪法流血”的“第一人”
谭延闿 从清末翰林到国民政府主席
一 少年奇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会元
二 请愿与组党:推进清末宪政运动
三 走向革命:坚持反清共和政治路线
四 三次督湘:首倡制宪自治
五 追随孙中山: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完成
杨度 宪政曲径,桑榆未晚
一 新学勇士,支持“骚乱”变革
二 倡导金铁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三 倡导宪政运动,投身宪政实践
四 联络南北,支持孙中山
五 加人中国共产党,隐忍为公
毛泽东 改天换地,复兴民族
一 立志出乡关,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二 创建湖南共产党组织,投身工农革命运动
三 开创革命新道路,建设和保卫苏区
四 夺取长征胜利,确立新的党中央领导
五 奠基西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六 巩固延安政权,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七 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
八 建设新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刘少奇 伟大的探索者,卓越的领导人
一 少年怀志:走向马克思主义
二 工运领袖:安源一炬山川赤
三 奠基党建理论:修养一书贡献巨
四 谋划土地改革,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
五 深谋远虑,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六 参与制定宪法,奇辱沉冤
任弼时 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党和人民的骆驼
一 接受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二 走上中央领导岗位,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
三 筹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正确引导肃反和土改工作
四 率军长征,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
五 再赴莫斯科,架起中共与共产国际的桥梁
六 整顿中央机构,加强边区经济建设
七 参与重大决策,推动共青团工作
参考文献

《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前言
丁取忠 中国算学“长沙学派”的开创者
一 家宗汉宋 绝学拾遗惊楚南
二 鄂湘往返 丁吴合著新算书
三 荷池精舍 英才荟萃深研讨
四 发明公式 纪鸿圆率算百位
五 剩余定理 终篇求一术通解
六 格术和算 古义新研引圜理
七 文史哲学 思想开放见识高
八 学派余波 廿一世纪启新猷
邹代钧 地理学“新化派”之发扬光大者
一 地理世家 绵延七代成佳话
二 祖父两辈 勋池繇诒陶冶深
三 沅帆继起 随使英俄维国权
四 测量绘图 建社宣导舆地学
五 变法新政 绝意仕进重教研
六 邹氏族裔 亚新地学续家声
宾步程 20世纪中国工程学科的先驱者
一 湘南农子 赴鄂留欧渡学海
二 中德文教 科技引介做先驱
三 同盟欧会 孙文黄兴生力军
四 验车议桥 军工矿冶担重任
五 工程学科 十载兴校倡求是
六 晚年言行 卓识特立诫世风
李待琛 抗日战争军事工程界之国宝
一 学贯西东 社团湘厂试创新
二 湖大兵专 木铎金声育干城
三 高瞻远瞩 庙算兵工抓实干
四 情操晶洁 修身养性励群工
五 等身著述 不倦鼓吹警国人
六 索赔成虚 未能返湘难瞑目
周凤九 现代公路与桥梁建设之开拓者
一 博采中外 土木工程担重任
二 民族解放 追求进步屡建功
三 技术创新 路桥建设占鳌头
四 乐诚巍堂 框架结构启后人
五 岳阳崇楼 谨护文脉牵今昔
任理卿 纺织科学技术之一代宗师
一 聂厂徒工 追求学历最高境
二 叔侄情深 智救弼时助革命
三 技术管理 沪湘纱厂游刃余
四 植李栽桃 培实根本结硕果
五 强化科研 建立中央实验馆
六 创建学会 引领同行论学术
七 殚精竭虑 振兴中华纺织业
八 桑榆晚景 为霞满天献余热
汤飞凡 微生物衣原体之发现者
一 湘雅师兄 协和哈佛博士后
二 蜚声上海 登楼望尽天涯路
三 抗战八年 防疫开发功劳高
四 研青霉素 生物制品全自力
五 擒衣原体 沙眼病因得确证
六 含冤逝世 零距诺贝尔金奖
刘敦桢 中华古典营造学之传承者
一 湘军族裔 九载东洋磨一剑
二 沪苏湘宁 几番肇建试霜刃
三 营造学社 双雄聚会探骊珠
四 中央学府 春风桃李满天下
五 宏文十卷 承先启后警愚氓
欧阳翥 捍卫民族“球籍”的神经解剖学家
一 文理兼修 生物学科成主业
二 神经解剖 民族之林卫“球籍”
三 八年抗战 教学科研育良才
四 求与时进 病患缠身竞自沉
曾昭抡 中国化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之主将
一 无凭祖荫 清华麻工勤研读
二 初上讲台 示范科研结硕果
三 竭智疏财 建会编刊强学术
四 科学考察 政军社情擅时评
五 赴美寻搜 原子武器研制法
六 荣辱跌宕 鞠躬尽瘁科教业
参考文献

《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前言
左宗棠 反侵略的伟大爱国者
一 初显军事才能
二 创办福州船政局
三 首重塞防,整军经武
四 缓进速战,收复新疆
五 筹划抗法军事
蔡锷 再造共和之功臣
一 把“军国民主义”当作新“国魂”
二 加强边防建设,培养军事人才
三 领导辛亥昆明起义
四 撰重要兵书《曾胡治兵语录》
五 以国防为重,制订边防计划
六 与蒋百里研讨现代化国防建设
七 反袁称帝,再造共和
程潜 一生追求进步的民国将领
一 投身反清革命与“二次革命”
二 反袁护国,维护共和
三 北伐扬名,创办讲武学堂
四 参与国防建设,率部奋起抗日
五 领衔湖南和平起义
彭德怀 攻坚克难的人民军队创建者
一 红军的创建者
二 参加指挥伟大的抗日战争
三 解放大西北,以“新式整军”提高部队素质
四 推动建立健全高效的中央军委领导体制
五 重点突出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六 参与制订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方针
贺龙 人民军队的重要创始人
一 加入革命洪流,领导“南昌起义”
二 创建红军与革命根据地
三 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
四 为解放大西北、大西南而战斗
五 殚精竭虑,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
罗荣桓 人民军队的重要缔造者
一 投身革命军队
二 为保证党对军队的统一指挥而尽责
三 以“游击战”与“翻边战术”打击敌人
四 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五 参加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粟裕 人民军队的重要领导人
一 红军时期的战斗生涯
二 抗日游击战的卓越指挥者
三 兵团作战大师
四 致力于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五 忍辱负重,为人民军队建设操劳
陈赓 人民军队的卓越军事家
一 浴血长征的干部团团长
二 以伏击与围困创新敌后游击战术
三 以运动战与“牵牛战术”建立奇功
四 大力推动攻防兼备的坑道战术
五 创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萧劲光 人民海军的创建者
一 红军时期屡建战功
二 投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洪流
三 对海军建设方针的思考
四 全面推进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许光达 人民装甲兵的创始人
一 参加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二 训练抗日干部,钻研军事理论
三 奔赴抗日前线,参加游击作战
四 解放战争中大显身手
五 筹划组建装甲兵部队
主要参考文献

《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前言
曾国藩 近代中国新式工业的开创者
一 湘学的传承者和光大者
二 书生领兵
三 “师夷智造炮制船”
四 江南造船厂的前世今生
五 “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
刘坤一 近代中国东南经济现代化的推动者
一 经世之学影响了一生
二 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地区的变革者
三 东南前沿地区现代化最有力的推动者
四 敢抗朝命维护江南现代化成果的人物
五 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开启了现代化的新探索
廖树蘅 近代中国铅锌矿业的先驱
一 一位德才兼备具有实干精神的人
二 用现代观念来开采铅锌矿
三 苦心孤诣,“谁识局中之艰苦!”
熊希龄 近代中国一流的实业家和理财家
一 受经世致用的湘学熏染,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变革
二 筹划和推动东北开发,以图强国富民,抵御外侮
三 奔走苏宁各地,推动东南现代化
四 着眼未来筹办全国煤油事宜,促推国家经济发展
梁焕奎 近代中国锑矿业第一巨擘
一 怀着振兴民族实业的满腔热情,毅然投身锑业
二 要办就办世界一流的炼锑公司
三 大企业华昌公司自有一套成功的秘诀
四 忧心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前途
聂云台 近代中国纺织工业的一面旗帜
一 一个湖湘人家的家国责任、济世情怀和担当精神
二 20世纪初上海最大的纱厂
三 出任上海总商会会长
四 在整个民族纺织工业不景气的浪潮中应对
五 借《保富法》宣扬慈善,激励人心
六 东山再起,又创造了一段繁荣
范旭东 中国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一 第一个精盐工厂的成功,为中国现代化学工业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二 第一个制碱工厂的成功,中国基本化工的一只翅膀伸出来了
三 第一个独立的化工科研机构的建立,中国化学科学的希望出现了
四 第一个硫酸铵厂的建立,中国基本化工的另一只翅膀又伸出来了
五 下决心再创立一个化工中心
李烛尘 中国现代盐碱工业的开创者
一 立志实业救国,开创盐碱大业
二 另起炉灶,创新技术,支援抗日救国
三 注重实地考察,提出前瞻性的经济发展思路
四 追求真理与正义,投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
李国钦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战略物资的国际商人
一 长沙学堂里的求学岁月
二 在纽约伍尔沃思大厦51层设办公处
三 实业活动在二战期间达到了顶峰
四 以自己在美国政商界的声望,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林伯渠 推动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红色理财家
一 渴望在中国“实行新经济学理”
二 经济建设必须和战争动员联系起来
三 推动财政工作更好地为革命战争和人民生活服务
四 坚决地执行适合抗战利益的新民主主义财政经济政策
五 用我们建设的模范成绩,来影响和推动全中国
主要参考文献

《推进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前言
唐鉴 近代中国义理学派巨擘之一
一 生活环境与道统论思想
二 理学家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
三 经世思想与晚清理学的复兴
魏源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
一 敦厚家风与勤学不倦的少年时代
二 游学天下与思想的转寰
三 经学研究与《皇朝经世文编》的编撰
四 爱国思想的表达与放眼世界
郭嵩焘 近代中国出使西方第一人
一 家世与青少年时代
二 科举仕途,馆幕生涯,思想初变
三 “通知洋务第一人”
四 出使西方第一人
五 积极推动湖南的现代化
皮锡瑞 近代中国通经致用的变法经师
一 家世与早年生活
二 甲午前后思想的转变
三 主讲南学会,开通近代湖南变法风气
四 融通古今,以经学为变法旗帜
五 尽瘁桑梓、推动近代湖南教育现代化
陈天华 近代中国革命党之最强音
一 青少年时期
二 游学日本、投身革命
三 近代中国最美丽的民主共和国之梦
四 革命党之最强音
五 难酬蹈海亦英雄
杨毓麟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思想家
一 少年经历与早年倡导维新思想
二 民主革命思想的成型
三 日本留学期间的革命活动
四 《神州日报》与民族主义思想的宣传
五 欧洲游学期间革命思想的继续发展
杨昌济 近代中国著名的伦理学家与教育家
一 家世与赴日本留学
二 教育经世思想与湖南早期共产党人群体的形成
三 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四 体育思想的形成、实践与人才的培养
易白沙 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读经第一人
一 家世与早期革命活动
二 流亡日本与民主思想的发展
三 无鬼论的哲学思想
四 《孔子平议》的思想内涵
五 《帝王春秋》对封建专制的批判
蔡和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
一 早年时期的艰辛探索
二 “极端的马克思派”
三 党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
四 大革命时期的蔡和森:总结党史第一人
五 精诚贯日月,烈士万千年
李达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一 早年求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接受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
三 共产党“一大”的组织者和筹备者
四 马克思主义研究成就卓越
五 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实践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