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学家、画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指出:“国朝画法,廉州(王鉴)、石谷(王翠)为一宗,奉常祖孙(王时敏和王原祁)为一宗。廉州匠心渲染,格无不备;奉常祖孙独以大痴(黄公望)一派为法。两宗设教宇内,法嗣蕃衍,至今不变宗风。”后人遂将王时敏、王原祁及其传人称为“娄东画派”,将王鉴、王翚及其传人称为“虞山画派”,构成了画史上的“四王”。他们共同继承与发扬了传统文人画精髓,在笔墨的经营与整合中,开拓了新的境界,是清初绘画艺术的重要代表。
被誉为“后学津梁”的王鉴,不仅得董其昌嫡传,且能自出新意,倡导兼融南北二宗,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弟子王晕在其亲授之下,转益多师,形成“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的画学理念。王犟功力全面、画艺超绝,成为当时饮誉南北的“画圣”,而二人传派也可谓精英辈出,蔚为大观,其流风影响所及,至今未为消歇。
上海博物馆珍藏“四王”画作数量丰富,且多为四人代表名作,此次“虞山画派书画精品展”是继“娄东面派书画精品展”之后的完璧之展,展览展出百多幅王鉴、王晕及其传派的各期作品,使观众可以极好地了解虞山画派的风格特色与艺术成就。也有助于公众与学术界对“四王”总体的艺术成就与深远影响,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