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就业保护与贸易摩擦的纯经济学研究
2.1.1 理论研究
2.1.2 经验研究
2.1.3 国内研究现状
2.2 就业保护与贸易摩擦的贸易政治经济学研究
2.2.1 基于充分就业假定的贸易政治经济学模型
2.2.1.1 理论研究
2.2.1.2 经验方法
2.2.2 基于非充分就业假定的贸易政治经济学模型
2.2.3 国内研究现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就业保护与贸易摩擦:模型构建
3.1 模型思路
3.2 模型内容
3.2.1 静态视角下的最优保护率的形成
3.2.1.1 模型推导
3.2.1.2 命题与推论
3.2.2 动态博弈视角下的贸易摩擦的形成
3.2.2.1 外国政府的均衡政策反应-
3.2.2.2 本国政府的均衡政策反应
3.2.2.3 命题与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型分析I:就业保护导致贸易摩擦形成的经济基础
4.1 贸易保护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 贸易保护对就业的影响机制I:要素含量
4.1.2 贸易保护对就业的影响机制Ⅱ:技术进步
4.1.3 贸易保护对就业的影响机制Ⅲ:劳动力需求弹性
4.2 贸易保护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实证分析方法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3 就业因素与贸易摩擦的行业分布
4.3.1 实证测量与行业特征
4.3.2 实践佐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型分析Ⅱ:就业保护导致贸易摩擦形成的政治因素
5.1 工会基于就业保护因素的贸易政策需求
5.1.1 工会的贸易政策偏好:S-S定理还是特定要素模型
5.1.1.1 现有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5.1.1.2 劳动要素流动程度的测量
5.1.1.3 结论
5.1.2 工会影响贸易政策制定的途径
5.1.3 实践解析
5.2 政府基于就业保护目标的贸易政策供给
5.2.1 政府的就业保护目标:宏观追溯与展望
5.2.2 政府的就业保护目标:行业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就业保护与贸易摩擦:实证与实践检验
6.1 我国对外贸易及贸易摩擦发展概况
6.1.1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6.1.2 我国贸易摩擦发展概况
6.2 实证检验:以美对华制造业反倾销为例
6.2.1 关于贸易摩擦经验研究的评述
6.2.2 美对华反倾销概览
6.2.3 美国反倾销的裁定程序
6.2.4 实证检验
6.2.4.1 对ITA倾销确立和ITc损害确立的实证研究
6.2.4.2 对反倾销税率裁定的实证研究
6.2.4.3 小结
6.3 实践考察:典型案例分析
6.3.1 中美轮胎特保案
6.3.1.1 案例简介
6.3.1.2 案例分析
6.3.2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
6.3.2.1 案例简介
6.3.2.2 案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本书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本书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