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自我实现/励志人在职场我的命运我做主

我的命运我做主

我的命运我做主

定 价:¥38.00

作 者: 王志纲 著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人在职场 心灵励志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5909272 出版时间: 2015-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我的命运我做主》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尽管这个时代还有许多不足,尽管人们对它还种种不满,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是,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命运终于给了我们一份最大的馈赠——自由选择人生道路的机会。
  谋生,是对于生活的一种谋划。一个人要实现什么样的价值,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实现什么样的理想,这些看似涉及终极追求的大问题其实关涉到我们怎样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每个人对于他的人生必然会有自己的设想和计划,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涯规划,但是有一些规律和方法,被无数人的经验或者教训证明过,也应该会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何处,要向何方?思路决定出路。
  平顺人生、成功人生、传奇人生,当然还有失败人生,如何避害趋利,一位智者依其非凡阅历,广博视野,独到见解为你答疑解惑,剖析“谋生”之道。

作者简介

  王志纲,曾为学者、记者,现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民间战略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和领导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志纲曾担任新华社记者长达十年,深度参与了广东乃至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探索的关键过程。因《中国走势采访录》的采写,受到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被邀请进中南海汇报。邓小平第二次南巡时,曾受命陪伴新华社社长穆青,沿邓小平南巡路线同步采访,写下《风帆起珠江》、《大潮涌珠江》、《珠江三角洲启示录》等揭示和总结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系列重大新闻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王志纲先生走上创建中国特色的民间战略思想库的探索之路。近二十年时间,秉承“知行合一”的原则,从企业到政府,从市场到官场,从国内到国外,完成了近千个战略性项目委托。从最初成功策划碧桂园开始,到华南板块星河湾、南国奥园开创大盘时代,再到与万达、龙湖合作引领休闲地产时代,从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的城市战略,到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等省域文化发展战略,再到首都圈战略、沿边开放、中国走出去等系列国家战略,王志纲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已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战略思想库”之路。与此同时,工作室还出版了多达十五部战略性著作,被誉为“打通学术道,纵横官产学”的民间第一智库。
  目前,王志纲工作室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主要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战略研究和策划中心。

图书目录

开场白//001
感谢这个时代,使选择人生道路成为可能,因而生涯是可以规划的。如果能找准社会趋势和规律的大方向,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喜好,做出与之相吻合的人生规划,就可以“人人皆舜尧”,活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部分谋生必先谋势
第一章 潮起潮落//010
人们往往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忘乎所以,以至于忘记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所以这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影响超出很多人的预期,也打击了许多年轻人对于就业和未来的信心。正如在日子好过的时候不应过于信心膨胀的道理一样,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也不用过于悲观失望,其实只要着眼长远,练好内功,潮落总有潮起时。
第二章 千载变局//029
“美国三百年,中国三十年”,这固然是对中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速度的一种肯定,但同时更是一种担忧。美国花三百年时间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解决,其结果必然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如果解决不好升级换代和科学发展的问题,高速的发展不过是拔苗助长,后果堪忧。只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功夫,才能真正打造出长久健康发展这方美玉。
第三章 返璞归真//036
没有文化支撑的崛起只能是短暂的崛起,没有文化底蕴的强大只能是脆弱的强大。世界看中国,中国元素的走红是因为中国近年来国力的强大,更是因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底蕴厚积薄发,今天我们应该从囫囵吞枣式地向西方学习中回归本位、回归自我,回到五千年长河的中华文化中去寻找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哲学、我们的智慧。
第四章 重整河山//044
把握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大势要抓住三个关键词:全球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中国近三十年的城市化浪潮超过了过去上千年城市化的结果,而且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解决“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强,小城市不特”的弊病,中国的城市化要走向何方?
问答王志纲之一//062

第二部分定位还需观局
第五章 全面开放//077
过去三十年的开放其实主要还是沿海开放,而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沿边开放的时机终于成熟。从东北到西南,从上合组织到东盟合作,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开放与合作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六章 海外布局//120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的眼光必然不只是偏安于一隅,而是要以全球眼光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合作。中国的特区建设经验引起世界诸多国家的兴趣,能否将这一成功经验在更多的地方复制,如何在海外续写中国特区建设的传奇?中外合作在经历了长期“引进来”之后能否成功“走出去”?
第七章 龙象之争//137
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的大国既是伙伴也是对手,一个成功抓住工业化现代化契机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另一个则在信息化大潮中独领风骚,踏上全球化的快车道。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如何涅槃重生?一次深入的印度之旅带你认识一个多面的印度。
问答王志纲之二//152

第三部分思路决定出路
第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62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认识到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甚至比认识别人困难。人才其实有两种,一种叫自用之才,这种人能够自己搭建舞台,周围的环境对他影响不大;另一种叫被用之才,他需要借助别人的舞台来唱戏,所以他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有没有适合他的舞台。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被用之才,而大多数的悲剧也正是本来是被用之才却偏偏要做自用之才的事。本来是个斧头,但偏要去当锯子,最后的结果是搞得自己一头雾水,非常痛苦,出门的时候雄心勃勃,回来的时候只有空空的行囊。
第九章 性格决定命运//168
没有对任何人都适用的道理,只有最适合你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决定他会如何去面对社会,如何去整合资源,最后看似水到渠成,其实背后是他的性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十章 人生要善于捕捉机遇,更要勇于拒绝诱惑//178
人生要善于捕捉机遇,更要勇于拒绝诱惑,现实中的失败者多是被诱惑所消灭的。诱惑通常以机会的面貌出现,等到你已经放松了警惕开始抓住它的时候,它才露出狰狞的面目。一个人能够拒绝诱惑不是他有多么高明,而更多的是他清楚自己的方向,符合方向的就做,不符合方向的即便机会再诱人也不做,这样就把许多的诱惑和风险一起挡在了门外。
第十一章 与狼共舞与第三种生存//184
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知识分子过的是一种“与狼共舞”的生活。只有敢于进入狼群,被市场接纳,才能学会与狼共舞,也只有善于与狼共舞,才能在市场中兑现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但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又难免被狼群所同化。有没有一条既财智双赢,而又不扭曲自身人格的道路?有,我将这种既不依附于商,也不依附于官,靠知识智慧立世的生存状态称为“第三种生存”。
第十二章 人生的三种目标//192
人生有三种形态:平淡人生、传奇人生和成功人生。大多数人求安稳,平平淡淡过一生;凤毛麟角的人可能成就一番伟业,但是成功的太少,很多东西并不是你所能控制的;成功人生是可能争取到的。我们一定要尽量地保底,至少有个平顺人生,防范传奇人生,尽量地争取成功人生。
问答王志纲之三//201

第四部分方法关乎成败
第十三章 你不去规划人生,就会被人生规划//217
生活其实也是一种博弈,你不去规划它,它就要来规划你。有很多人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有很多人是走一步看一步,走了几十年下来发现自己好像还是在原地兜圈子。种种悲剧的根源都是没有主动去规划,去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虽然人生道路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干脆没有规划意识,没有目标的话,那就根本不要奢求成功了。
第十四章 生涯规划倒推法//227
如果说生涯规划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倒推法了。因为站在设定三十年、五十年目标的基础上,才能避免过于功利的色彩,才能够着眼于长远,发现你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往回推算你所应该经由的路径,这种生涯规划才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十五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32
在大学学的东西既重要也不重要。说它不重要,因为那些知识只是打一个底,进入社会以后还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再学习,说它重要是因为在学校要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进一步则要掌握“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那个“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了“道”,你到了大千世界才可能与时俱进,才可能永远处于风口浪尖,立足于时代潮流的前沿。
第十六章 让人接受你、喜欢你、离不开你//243
一个人要成功,不管你是才高八斗还是学富五车,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都要经历这么三个阶段:“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离不开你。”接受你你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喜欢你才会把更多的机会和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最后因为你有了核心的能力人家才会离不开你,这时候你的舞台就会开阔了。
问答王志纲之四//248
中国为什么——罗德学者十问王志纲//261
创立于1902年的罗德奖学金,曾培养了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等诸多影响世界的领导人,这一录取率仅0.7%的国际奖学金项目,已经成为全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奖学金之一,被誉为“奖学金中的诺贝尔奖”。罗德学者对于王志纲先生的“十问”,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式发展的普遍疑惑。而王志纲也试图以一个经历并参与中国三十年巨变的实践者及思考者的身份,给这群对中国充满好奇和疑问的西方学者们一把“打开中国的钥匙”。
后记//274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