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借古显志——典故篇
第一节 宋元以前
一 陶渊明:羲皇上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二 陆游:老学庵——老而好学,如秉烛盼
三 朱熹:晦庵——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第二节 明清时期
一 叶盛:菜竹堂——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二 钱曾:述古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三 沈德潜:归愚老人——归愚识夷途,汲古得修埂
四 鲍廷博:知不足斋——学而后知不足
第三节 近代以来
一 黄侃:量守庐——量力守故庐,岂不寒与饥
二 顾颉刚:晚成堂——大器晚成,非其实也
三 胡适:藏晖先生——至人贵藏晖
第二章 不平则鸣——遣怀篇
第一节 隋唐以前
一 贺知章:四明狂客——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二 白居易:醉吟先生——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三 皮日休:闲气布衣——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第二节 宋元时期
一 欧阳修: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 辛弃疾:稼轩居士——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三 周密:志雅堂——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第三节 明清时期
一 徐乾学:传是楼——所传者,惟是矣
二 黄宗羲:惜字庵——斜月萧条千百发,乱坟围绕一青灯
三 龚贤:扫叶楼——老不白头因水好,冬犹赤脚为师高
四 金农:七十瓦砚翁——老树着花,姿媚横出
第四节 近代以来
一 谭嗣同:石菊影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二 陈寅恪:不见为净斋——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
三 郁达夫:风雨茅庐——何以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第三章 什袭而藏——庋藏篇
第一节 宋元时期
一 米芾:宝晋斋——满船书画同明月,十日隋花窈窕中
二 王应麟:汲古堂——春秋绝笔,瑞应在麟
三 赵孟頫:松雪斋——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
第二节 明清时期
一 吴骞:拜经楼——晨夕坐楼中,展诵摩挲
二 黄丕烈:百宋一廛——无必求其有,有必求其本之异
三 陆心源:丽宋楼——千金散尽为收书
第三节 近代以来
一 叶昌炽:五百经幢馆——腾贵洛阳之纸,虚悬国门之金
二 傅增湘:双鉴楼——四部九流,无所不备
三 瞿启甲:铁琴铜剑楼——绕岸一湾溪水绿,当门十里菜花黄
第四章 茂林修竹——状景托物篇
第一节 宋元时期
一 周敦颐:濂溪书堂——石阁文章召百代,柳云事业炳千秋
二 苏轼:东坡居士——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三 叶梦得:石林居士——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
第二节 明清时期
一 章溢:苦斋——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二 钱谷:悬馨室——空梁颇爱落月色,北窗静候凉风眠
三 徐渭:青藤书屋——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
第三节 近代以来
一 施蛰存:北山楼——晞发来凭一曲栏,夕阳无语寺钟残
二 谢孝思:槿花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 张大干:梅邨——百年诗酒风流客,一个乾坤浪荡人
第五章 雪泥鸿爪——记事怀人篇
第一节 宋元时期
一 沈括:梦溪园——水出峡中,淳萦杳饶
二 黄庭坚——千载文人,失意政客
三 王安石:半山老人——人生失意无南北
第二节 明清时期
一 陆陇其:三鱼堂——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
二 洪亮吉:更生居士——人笑冷官罗法网,天教热血洒边尘
三 朱彝尊:静志居——别离偏比相逢易
第三节 近代以来
一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让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二 周瘦鹃:紫罗兰庵——一生低首紫罗兰
三 施南池:仪萧楼——身行万里半神州
四 洪丕谟:妙摩——坐看云起,甘苦随缘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