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世界哲学存在的遗骸:形上学之后的诠释学存在论

存在的遗骸:形上学之后的诠释学存在论

存在的遗骸:形上学之后的诠释学存在论

定 价:¥42.00

作 者: [意大利] 圣地亚哥·扎巴拉(Santiago Zabala) 著;姜丹丹,何乏笔 编;吴闻仪,吴晓番,刘梁剑 译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轻与重文丛
标 签: 哲学 哲学/宗教 哲学知识读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7528475 出版时间: 2015-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字数:  

内容简介

作为欧洲哲学界的新锐,圣地亚哥·扎巴拉和导师瓦提莫共倡“柔弱之思”,在形上学、政治哲学、文化批评等领域新作迭出。《存在的遗骸》围绕存在问题展开运思,系统论述海德格尔及海德格尔之后舒尔曼、德里达、南希、伽达默尔、图根哈特、瓦提莫等欧洲哲学家的存在论,从而证成以下论题:自海德格尔“消解在场存在”或“克服形上学”之后,我们必须追问存在的遗骸。这一追问使我们能够对形上学(经由诠释学)的瓦解做出回应,能够在人之“被抛状态”的可能性之中追寻新的目标与抱负。哲学不是要去理解永恒者,而是必须重新引导人类走向对自身历史的解释。

作者简介

圣地亚哥·扎巴拉(SantiagoZabala),哲学博士,洪堡学者。现任法布拉大学ICREA研究员,《纽约时报》评论文章撰稿人。著有《存在的遗骸》(TheRemainsofBeing)(2009),《分析哲学的诠释学性质》(TheHermeneuticalNatureofAnalyticPhilosophy)(2008)。与吉安尼·瓦提莫(GianniVattimo)合著《诠释学的共产主义》(HermeneuticCommunism)(2011)。编有《虚无主义和解放》(NihilismandEmancipation)(2004),《宗教的未来》(TheFutureofReligion)(2005),《柔化的哲学》(WeakeningPhilosophy)(2007),《艺术作品的真理诉求》(Art’sClaimtoTruth)(2009),《诠释学的后果》(ConsequencesofHermeneutics)(2010,与JeffMalpas合编),《被晃动的存在:存在论与事件》(BeingShaken:OntologyandtheEvent)(2013,与MichaelMarder合编)。

  吴闻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法哲学比较。参与“汉语与中国思想的特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语言哲学向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化研究所“十二五”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曾在Dao:AJournalofComparativePhilosophy(美国)、《哲学分析》(上海)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译作《大学中的“存在”:分析哲学合法化与哲学教育之争》(圣地亚哥·扎巴拉著)刊于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十二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吴晓番,河海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求学期间究心于张东荪、龚自珍,2010年作《龚自珍哲学新论》,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发表论文10余篇,论题涉及乾嘉伦理学、清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等。另有译作数篇。

  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 /1
前言 /1
导论 /1
第一章 被摧毁的存在:海德格尔对在场存在的消解 /37
第一节 重提存在的意义 /46
第二节 追问“磨耗的”存在 /63
第二章 消解之后:存在的遗骸 /81
第三节 舒尔曼:成系统的无始基的特性 /89
第四节 德里达:迹痕的宝藏 /102
第五节 南希:独一多元的共存 /110
第六节 伽达默尔:语言的交谈 /120
第七节 图根哈特:句子的意义 /130
第八节 瓦提莫:柔弱的事件 /139
第三章 通过解释创生存在:残存的诠释学存在论 /149
第九节 话语连续体的逻辑 /156
第十节 “由内”创生存在 /165
参考文献 /177
译后记 /215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