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一问世,在佛教界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历代高僧对《金刚经》的著述极多。印度高僧方面有世亲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无着的《金刚般若论》二卷,功德施作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印度瑜珈行派的创始人弥勒造八十偈阐释《金刚经》等。中国最早亦有后秦僧肇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随后三论宗吉藏有《金刚般若疏》;天台宗智頡有《金刚般若经疏》;华严宗智俨有久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唯识宗窥基有《金刚般若经赞述》、《金刚般若论会释》;禅宗祖师惠能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解义》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一卷传世,而后宗密作《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以上各注疏都被收入《大正藏》内。此后明清历代高僧,如真可、藕益也有注疏流传,进入近现代后,太虚、慈舟、印顺、圆瑛等也有相关论述。
《金刚经》诸多译本中,以后秦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这与其翻译精淮,境界高远,兼顾信、达、雅及适应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品位有关;与其积极翻译流布佛经,利乐有情,于各地广结善缘有关;更与其所选择的大乘法脉为中国人所广泛接受和喜爱有关。他的译文忠于原著,圆通流畅,典雅质朴,并纠正了四百年来他人译经之误,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金刚经》选择了鸠摩罗什,也是鸠摩罗什成就了《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