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藏文叫“撒瓦喜饶”,意思是根本智慧。哲学的“哲”就是智慧之意,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般若”,也是智慧的意思,但它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佛陀的智慧。应成不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以破斥、反驳的方式来作分析。比如一个人一定要往邪路上走,往危险的道路上走,你告诉他说那条道路很危险,他可能不会听。那好,你走吧,我就带你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把你带到悬崖绝壁上,这时你还怎么往下走?认识到自己确实是走错了,自己也就因此觉悟了,就愿意返回了。
有和无、常和无常都是二元对立,是其反面存在的相对存在,二元对立消失,这就是中观。沏尔巴斯基把中观论称作“相对论哲学”,中观讲的就是相对论,最主要的因缘是相对因缘,而不是一般的因缘。
一切烦恼的温床是我执和法执,所以破我执和法执是中观里的重点,核心是认识佛法二谛义。中观见,是破除实有和虚无这两种错误的见才得到的见解,一般也叫做“无见”。为什么叫无见呢?因为在世俗的见解中,或者是有,或者是没有,只有这样对立的两分法。在中观见看来,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它破除了独立自性的有、恒常的有,也破除了连法体都否认的虚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