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首先,视角创新。以科学实践观为视域,能够发现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不足,即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思考既不应是“社会本位”的,也不应是“个人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以实现并促进个人与社会相统一作为核心观点展开研究。在此视域中,人对环境的能动力量获得彰显,个人与社会受到了双重观照。其次,梳理创新。
《科学实践观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古今中外学者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再次,内容创新。《科学实践观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提出了建构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原则;将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中,阐明社会角色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相统一的连接点,是实现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中介。
全书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确立视域。介绍在科学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是人的类本质,“现实的人”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人;并以此视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关于人与环境思想的主要脉络。
第二章:历史考察。对中国古代、近代思想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了西方思想家关于人与环境的理论观点,以拓展研究视野。
第三章:内容体系。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涉及的内容要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划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并就其中的实体环境和观念环境内容进行分析考察,指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同构性、互动性。
第四章:构建原则。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构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核心原则,阐述了利用宏观环境和创设微观环境的具体原则。
第五章:实现路径。指明了强化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相统一,强化社会角色为中介的建构理念,探讨了观念形成机制、内容整合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的具体内容,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构的载体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