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沉思(代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本论》研究史研究缘起
第二节 《资本论》研究史文献综述
第三节 《资本论》研究史界定和对象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资本论》翻译、解读、研究的四个阶段
二、创新点
第五节 价值意蕴
第二章 清末至民国时期——《资本论》传人阶段(18992-1949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概况
一、思潮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译介概况(18992-19217)
二、理论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译介概况(19217-19499)
(一)“以苏解马”模式的建构与危机(19217-19351)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长、成熟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19351-19499)
第二节 思潮阶段和理论阶段《资本论》翻译和解读
一、郭沫若对《资本论》的触及
二、陈启修对《资本论》第1卷第1册的首译
三、侯外庐、王思华对《资本论》第1卷的翻译、解读
四、千家驹所译《资本论》第2卷的遗落
五、郭大力、王亚南对《资本论》三卷本的翻译
六、沈志远对《资本论》的介绍
第三节 短评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问——《资本论》译介和解读受限阶段(194910-1966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概况(194910-19665)
第二节 《资本论》翻译、出版、解说和注释
一、郭大力:《关于马克思的》
二、王亚南:《研究》
三、孟氧:《历史典据注释》
第三节 《资本论》经济学研究
一、王学文对《资本论》和中国经济的研究
二、王亚南对《资本论》和中国经济的研究
三、孙冶方对《资本论》和中国经济的研究
第四节 《资本论》哲学研究
第五节 短评
第四章 “文革”和徘徊期——《资本论》研究缓行
阶段(19665-197812)
第一节 十二年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概况
第二节 “文革”十年《资本论》翻译、出版和研究
一、熊映梧对《资本论》的研究
二、许涤新对《资本论》的研究
第三节 两年徘徊期《资本论》研究
一、陈征的研究
二、洪远朋的研究
第四节 短评
第五章 改革开放探索期——《资本论》研究学理性回归阶段(197812-199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概况
第二节 《资本论》研究概览
第三节 《资本论》翻译和出版
第四节 《资本论》哲学观研究
一、历史观研究
二、逻辑与辩证法研究
三、异化理论研究
四、手稿与续篇研究
第五节 《资本论》经济学研究
一、孙冶方的经济学研究
二、卫兴华的经济学研究
第六节 短评
第六章 全面改革开放期——《资本论》研究学理性深探阶段(1992-201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概况
第二节 《资本论》研究概览
第三节 《资本论》翻译和出版
第四节 《资本论》文本研究
一、基本概念解读
二、研究对象解读
三、文本哲学意义解读
第五节 《资本论》哲学观研究
一、历史观研究
二、逻辑与辩证法研究
三、手稿与续篇研究
四、发展观研究
第六节 《资本论》经济学研究
一、《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的建立
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构
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与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
五、与“三个代表”思想的铺陈
(一)《资本论》与劳动价值论的最新进展
(二)《资本论》与“三个代表”理论体系的建构
(三)《资本论》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四)《资本论》与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应对
六、与科学发展观的行进
(一)《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资本论》与所有制论争
(三)《资本论》与收入分配
(四)《资本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资本论》与全球金融危机
第七节 短评
第七章 结语:《资本论》研究史论
第一节 思潮阶段开拓性传入
第二节 理论阶段限制性解读
第三节 强意识形态阶段裹挟式研究
第四节 学院化阶段学理性深化
第五节 《资本论》在中国研究的现实境遇
第六节 《资本论》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