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对联的形式,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它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历经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的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对联有诗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对联又不同于诗。它不用押韵,不讲究句子的整饬,句子长短可以任意变化,只要上下联对仗就可。对联虽与骈体文十分相似,同样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可是骈体文有严格的字数要求,一般是四字或六字,而对联则不刻意限制字数,而且骈体文是由一个个平行句子组成,而对联则只由两个平行句子(上下联)组成。因此,对联是一种与诗、词、曲、骈体文等并立的一种古典格律文学样式。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左后右,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数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