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选题背景及意义
0.1.1选题背景
0.1.2选题的意义
0.2文献综述
0.2.1已获得的文献
0.2.2研究现状
0.3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
0.3.1研究方法
0.3.2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1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理论与实践
1.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1.1.1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1.1.2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
1.1.3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1.2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演进
1.2.1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
1.2.2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
1.3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1.3.1社会契约理论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1.4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和价值
1.4.1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论战
1.4.2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与赞成意见
1.4.3我国法学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
1.5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1.5.1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比较考察
1.5.2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实践
1.6小结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关系
2.1劳动者权益传统保护方式
2.1.1 宏观保护:国家法制
2.1.2中观保护:集体自治
2.1.3微观保护:个人自治
2.1.4传统劳动权益保护体系的检讨
2.2中观层面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方式:企业社会责任
2.2.1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资源
2.2.2企业社会责任在劳动者权益保护中的主要功能
2.2.3劳动者权益保护统合模式的转变
2.3企业对于劳动者的社会责任
2.3.1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2.3.2企业对劳动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
2.3.3企业对劳动者承担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2.4小结
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之一:企业行为标准守则
3.1企业行为守则
3.1.1企业行为守则的发展
3.1.2企业行为守则的定义和特征
3.1.3企业行为守则的分类
3.1.4企业行为守则的特点
3.2企业行为标准守则的性质
3.2.1企业行为标准守则的兴起
3.2.2企业行为标准守则与软法
3.3企业行为标准守则的运作
3.3.1企业行为标准守则的推行基础
3.3.2企业行为标准守则在商品链上的运作过程
3.3.3企业行为标准守则选择
3.3.4企业行为标准守则的执行
3.4企业行为标准守则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3.4.1五大企业行为标准守则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
3.4.2企业行为标准守则与其他劳动基准保护的关系
3.5企业行为标准守则与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
3.5.1企业行为标准守则在我国的实施与发展
3.5.2企业行为标准守则对我国劳动者权利保护的影响
3.6小结
第4章 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之二: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
4.1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概述
4.1.1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概念
4.1.2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目的
4.1.3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
4.1.4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价值
4.2国外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不同模式
4.2.1德国的二元共决模式
4.2.2荷兰企业委员会模式
4.2.3国外劳动者参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3我国的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制度体系
4.3.1我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结构
4.3.2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3.3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4.4企业社会责任视域下我国民主参与制度的完善
4.4.1两种民主参与制共同理论基础的确立
4.4.2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完善
4.4.3职工监事、职工董事制的完善
4.5小结
第5章 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统合模式的建构
5.1企业统合模式的理念:三方合作与劳资共赢
5.1.1政府:放松管制
5.1.2劳动者:积极行动
5.1.3企业:社会责任
5.2企业统合模式的内部体系: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责任
5.2.1企业行为标准守则的运用
5.2.2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制的强化
5.3企业统模式的外部体系构建
5.3.1实现中观调整可变模式
5.3.2制定法与软法的共治
5.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