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人口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调整(2014 No.15)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调整(2014 No.15)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调整(2014 No.15)

定 价:¥59.00

作 者: 蔡昉,王美艳 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标 签: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社会科学 社会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770696 出版时间: 201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字数:  

内容简介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4)·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5):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调整》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调整”为主题,从人口就业与收入分配、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的过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促进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等角度,深入揭示潜在的制度红利,在有关实现宏观经济结构再平衡、以金融改革促转型、完善人口生育政策、改革户籍制度、促进新型城镇化、完善教育体制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等领域提出了改革建议。

作者简介

蔡昉,男,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任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

图书目录

Ⅰ 专题一 人口、就业与收入分配
第一章 2013年农民工监测报告【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
一 农民工规模
二 外出农民工流向分布
三 农民工就业状况
四 外出农民工收入和消费
五 外出农民工居住情况
六 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七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
第二章 人口发展情景分析与政策取向【郭震威 齐险峰 茅倬彦】
一 当前生育水平
二 人口发展情景
三 经济社会含义
第三章 “十三五”就业、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重点问题
【蔡 昉 张车伟 都 阳 高文书 王美艳】
一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几个重点问题
二 中等收入阶段的人力资本积累
三 收入分配问题与改革方向

Ⅱ 专题二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转型
第四章 “改革红利”对中国潜在增长率的影响【蔡 昉 陆 旸】
一 引言
二 改革红利的经济学基础
三 “改革红利”的增长效应
四 确定改革的优先领域
第五章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与再平衡【王小鲁】
一 收入分配对消费-储蓄结构的影响
二 消费需求不足与结构失衡
三 有没有一个“黄金储蓄率”?
四 靠改革实现结构再平衡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寻求TFP推动的增长【都 阳】
一 导言
二 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
三 增长的源泉与持续性
四 推动后中等收入阶段的增长
第七章 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收益【都 阳 蔡 昉 屈小博 程 杰】
一 户籍制度改革的内涵
二 为什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获取增长红利?
三 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收益的实证分析
四 户籍改革可以获得多少红利?
五 结论
第八章 延伸义务教育:为迈向高收入积累人力资本【都 阳】
一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本积累
二 义务教育延伸是教育发展战略的自然延续
三 “十三五”期间实现高中义务教育是可行的
四 延伸义务教育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Ⅲ 专题三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
第九章 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状况、挑战与对策【蔡 昉 王美艳】
一 引言
二 中国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障现状
三 中国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现状
四 城乡养老和医疗制度面临的可持续性挑战
五 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争论、建议和动向
六 结语
第十章 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考察【高文书 程 杰】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进展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和挑战
三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适应流动性的公平发展:中国的挑战与前景【程 杰】
一 超越经济的“中国奇迹”:率先提前完成千年发展目标
二 不平等与不平衡:从共识到分歧
三 制度性障碍与流动性约束:决定不平等的走向
四 适应流动性的公平发展路线图

Ⅳ 专题四 促进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第十二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从公布调查失业率说起【蔡 昉】
一 关于失业率的事实并澄清一些认识误区
二 把发展现象和周期现象分开观察中国劳动力市场
三 从劳动力市场现状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四 改革红利:挖掘劳动力供给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第十三章 最低工资、就业与收入分配【贾 朋】
一 引言
二 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
三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四 最低工资的分配效应
五 结论
第十四章 中国劳资关系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周晓光 王美艳】
一 引言
二 中国劳资关系的现状
三 劳资关系状况变化的原因和问题
四 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