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对于本质主义静态研究模式的质疑和批评,使文化实践、现象、创造和再生产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这一背景下,有关“民间文化遗产”的讨论,不应仅仅满足于从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技术的角度来展开,更应该关注受到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日益强烈影响的民间文化正在经历的变化。《纳西学博士论文丛书·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以纳西汝卡人的信仰生活为例》针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就民间文化遗产当代传承问题提出“原生性”与“新生性”概念,以回应国内外理论与之相关的二元对立式争论,并为国家文化保护制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纳西学博士论文丛书·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以纳西汝卡人的信仰生活为例》选取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三坝乡纳西汝卡人村落信仰生活为田野个案,探讨民间文化在当下语境中发生的变迁:村落中正在发生的“传统的发明”以何种途径和手段来完成与原生性文化传统的对接和传续。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同一社群多点调查的方法,结合地方性知识来阐释当下民间文化传承的流动性和互动性模式,在村落历史和现实两种语境下探讨文化传承行为的变迁。在民族志书写中,运用多声部叙述方式进行口述史呈现,以表达文化主体实践的能动性及其在多元力量交错中对民间文化原生性与新生性因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