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矿山地质学
第一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
第一节 地质年代、地层层序和地层接触关系
第二节 地层的岩性和含矿特征及沉积矿床的成矿年代和标志层
第三节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岩浆岩的性质和种类、结构和构造
第五节 岩浆侵入体的特征及其技术处理
第六节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第七节 矿体(层)特征及其表述方法
第八节 矿石的工业分析、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九节 三带分布及变化规律
第十节 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的表述内容与方法
第十一节 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控矿因素
第二章 矿床水文地质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
第二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第三节 矿床的充水因素
第四节 矿坑涌水量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
第五节 矿床疏干的主要方法和设备
第三章 矿区工程地质
第一节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第二节 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第三节 结构面特征及其对岩体性质的影响
第四节 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因素
第五节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
第六节 岩土风化层的特性
第七节 矿山工程地质调查
第八节 矿山工程地质问题
第二篇 岩体力学与岩土工程
第一章 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一节 岩石和岩体特征
第二节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第三节 岩石的强度特征
第四节 岩石的应力应变特性和流变特性
第五节 岩石强度理论
第六节 岩石的破坏准则
第七节 岩石与岩体的差异及岩体的工程分类
第八节 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九节 岩体结构面的统计方法及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第二章 岩体结构体的应力状态
第一节 岩体内的原始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及其测试方法
第二节 地应力和应变测试
第三节 井巷、硐室和采场等周围的应力分布特征
第四节 矿山压力计算和控制方法
第三章 岩体结构体的稳定性
第一节 硐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围岩分类及支护类型的设计方法
第三节 太沙基理论及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及特征
第五节 采空区处理措施
第六节 岩体爆破技术
第七节 冲击地压机理、预测技术及控制方法
第八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预测技术及控制方法
第九节 边坡稳定监测与滑坡预报
第十节 岩土工程中的物理模拟
第十一节 岩土工程中的数值模拟
第十二节 地面岩体位移监测
第十三节 。顶板灾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第三篇 矿山安全学
第一章 事故发生与预防
第一节 事故的因果连锁论和能量意外释放论
第二节 矿山事故中的人失误
第三节 系统可靠性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
第四节 人、机、环境的匹配原则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评价的方法
第三节 事故树分析评价
第四节 重要度分析
第三章 矿山危险源及其控制
第一节 矿山危险源及其类别
第二节 矿山安全技术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和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
第四节 卡他度及采掘劳动适宜的卡他度
第五节 矿井空气中的主要物理参数
第六节 井巷通风阻力
第七节 矿山坠落事故及其预防
第八节 矿山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第九节 矿山电器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第十节 矿井瓦斯组成和瓦斯爆炸的危害及主要参数
第十一节 矿井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的基本类型及其危害
第十二节 矿尘的分类、性质、计量标准及其危害
第十三节 煤尘等矿尘爆炸的机理及特征
第十四节 矿井水灾的特点、地面及井下防治水
第十五节 顶板事故的基本类型及其预防
第十六节 冲击矿压岩的危害及其特征
第十七节 矿山救护、矿工自救和现场急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