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化学工业胺的合成与反应原理

胺的合成与反应原理

胺的合成与反应原理

定 价:¥198.00

作 者: 吕剑,杨建明,余秦伟 等 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工业技术 化学工业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2228710 出版时间: 2015-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38 字数:  

内容简介

《胺的合成与反应原理》以胺的合成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其合成与反应原理。在简述了胺的基本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卤代烃胺(氨)解、缩合胺(氨)化和醇还原胺(氨)化、有机腈加氢还原、烯烃直接胺(氨)化以及硝基芳香化合物还原等制备胺的合成方法、反应规律及过程,阐述了典型胺的合成工艺过程和分析方法。全书突出了催化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合成过程中的应用,指出了实现胺的高效合成与转化的途径和关键技术。
  《胺的合成与反应原理》在撰写过程中注重其新颖性、系统性及实用性。可供从事有机合成、工业催化、精细化工等领域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吕剑,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氟化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氟氮化工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催化技术研究部主任,为中国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氟化学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催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在催化氟化、催化胺化、高能燃料等研究领域,已完成的项目有7项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开发的氟化催化剂和HFCs成套工艺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我国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淘汰氟里昂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支撑。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发明创业特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80余件,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SCI/EI)60余篇。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当代发明家”等荣誉称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有机胺合成及应用概述
1.1 胺的性质
1.1.1 胺的物理性质
1.1.2 胺的化学性质
1.2 有机胺合成概况
1.2.1 卤代烷胺(氨)解法
1.2.2 醇缩合胺(氨)化或还原胺(氨)化法
1.2.3 以有机腈为原料的加氢还原法
1.2.4 烯烃胺(氨)化法
1.2.5 硝基芳香化合物还原法
1.3 有机胺应用概况
1.3.1 在环氧树脂固化剂中的应用
1.3.2 在缓蚀剂中的应用
1.3.3 在脱碳吸收剂中的应用
1.3.4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3.5 在染料中的应用
1.3.6 在纸张湿强剂中的应用
1.3.7 在日用化妆品中的应用
1.3.8 在农药中的应用
1.3.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卤代烃氨解制备有机胺
2.1 概述
2.1.1 氨解反应
2.1.2 氨解反应的影响因素
2.2 脂肪族卤代烃的氨解反应
2.2.1 反应原理
2.2.2 氨解反应
2.2.3 应用实例
2.3 芳香族卤代烃的氨解反应
2.3.1 反应原理
2.3.2 氨解反应
2.3.3 应用实例
2.4 氨解产物的鉴定与分析
2.4.1 氨解产物的鉴定
2.4.2 氨解产物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 缩合胺化反应制备有机胺
3.1 缩合胺化制备直链有机胺
3.1.1 气固相缩合胺化反应制备甲胺
3.1.2 气固相缩合胺化反应合成乙二胺
3.2 缩合胺化制备环胺
3.2.1 氮丙啶的合成
3.2.2 哌嗪的合成
3.2.3 三乙烯二胺的合成
参考文献

第4章 醇还原胺化制备有机胺
4.1 概述
4.2 醇均相催化制备伯胺
4.2.1 Ru催化剂作用下醇催化胺化
4.2.2 Ir催化剂作用下醇催化胺化
4.2.3 Cu催化剂作用下制备伯胺
4.2.4 Pd催化剂作用下制备伯胺
4.3 醇的均相催化制备多级胺
4.3.1 Ir催化剂作用下醇催化胺化
4.3.2 Pd催化剂作用下醇催化胺化
4.3.3 Ru催化剂作用下醇催化胺化
4.3.4 Cu催化剂作用下醇催化胺化
4.3.5 Mo催化剂作用下醇催化胺化
4.3.6 其他催化体系中醇催化胺化
4.4 醇的非均相催化制备胺类化合物
4.4.1 Co催化剂上醇催化胺化
4.4.2 Ni催化剂上醇催化胺化
4.4.3 Cu催化剂上醇催化胺化
4.4.4 贵金属催化剂上醇催化胺化
4.4.5 其他催化剂上醇催化胺化
4.5 双官能团醇类催化胺化制备胺类化合物
4.5.1 双官能团醇类化合物的均相催化
4.5.2 双官能团醇类化合物的非均相催化
4.5.3 氨超临界体系中双官能团醇催化胺化
4.6 醇的还原胺化反应过程及机理
4.6.1 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及机理
4.6.2 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及机理
参考文献

第5章 氰基化合物加氢还原制备有机胺
5.1 概述
5.2 氰基加氢还原的一般规律
5.2.1 反应历程
5.2.2 反应的基本特点
5.3 不同结构的氰基化合物
5.3.1 饱和脂肪腈
5.3.2 不饱和脂肪腈
5.3.3 芳香腈
5.4 氰基化合加氢用均相催化剂
5.4.1 Ni基配合物
5.4.2 Re基配合物
5.4.3 Ru基配合物
5.4.4 非传统的钌的氢化螯合物
5.5 氰基化合物加氢用非均相催化剂
5.5.1 非负载型催化剂
5.5.2 负载型催化剂
5.6 催化转移加氢技术
5.6.1 醇为氢源
5.6.2 甲酸盐为氢源
5.6.3 醇盐为氢源
5.6.4 氨基硼的配合物
参考文献

第6章 烯烃胺化制备有机胺
6.1 概述
6.2 稀土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氢胺化反应
6.2.1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烯烃分子内胺化
6.2.2 镧系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分子间氢胺化
6.2.3 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不对称氢胺化
6.2.4 稀土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氢胺化的反应机理
6.3 第四副族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烯烃氢胺化反应
6.3.1 第四副族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氢胺化反应
6.3.2 第四副族金属配合物催化氢胺化反应机理
6.4 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胺化反应
6.4.1 后过渡金属催化乙烯及简单烯烃氢胺化
6.4.2 后过渡金属催化的芳基烯烃氢胺化反应
6.4.3 后过渡金属催化烯烃分子内氢胺化合成氮杂环
化合物
6.4.4 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不对称氢胺化反应
6.4.5 后过渡金属催化氢胺化反应机理
6.5 多相催化剂催化烯烃氢胺化反应
6.5.1 固体酸催化剂
6.5.2 金属离子改性固体酸催化剂
6.5.3 金属配合物固载型催化剂
6.6 Brnsted酸催化烯烃氢胺化反应
6.6.1 Brnsted酸催化烯烃分子间氢胺化反应
6.6.2 Brnsted酸催化烯烃分子内氢胺化反应
6.6.3 杂多酸催化烯烃氢胺化反应
6.7 碱催化的烯烃胺化反应
6.8 两相体系中烯烃胺化反应
6.9 烯烃二胺化反应
6.9.1 烯烃分子内二胺化反应
6.9.2 烯烃分子间二胺化反应
参考文献

第7章 硝基还原制芳香胺
7.1 概述
7.1.1 芳香胺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7.1.2 芳香胺的化学性质
7.2 硫化碱还原法
7.3 CO还原法
7.4 金属还原法
7.5 金属氢化物还原法
7.6 催化加氢还原法
7.7 水合肼还原法
7.8 电化学还原法
参考文献

第8章 典型有机胺的合成工艺
8.1 甲胺催化合成及工艺
8.1.1 概述
8.1.2 甲胺生产工艺
8.1.3 甲胺反应器
8.2 乙醇胺合成及工艺
8.2.1 概述
8.2.2 乙醇胺的合成方法
8.2.3 乙醇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8.2.4 乙醇胺生产的典型流程
8.2.5 国外乙醇胺生产新工艺进展
8.3 亚乙基胺制备工艺
8.3.1 概述
8.3.2 二氯乙烷法
8.3.3 乙醇胺法
8.3.4 合成亚乙基胺的其他方法
8.4 叔丁胺合成及工艺
8.4.1 概述
8.4.2 叔丁胺工艺
8.4.3 叔丁胺的应用与市场
8.5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制备工艺
8.5.1 概述
8.5.2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工艺
参考文献

第9章 有机胺的近红外光谱特性与快速分析技术
9.1 概述
9.2 有机胺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
9.3 氨的近红外光谱
9.4 脂肪胺的近红外光谱
9.4.1 倍频
9.4.2 组合频
9.5 芳香胺的近红外光谱
9.5.1 倍频
9.5.2 组合频
9.6 有机胺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9.6.1 甲基肼生产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9.6.2 车用尿素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