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序
第1章 绪言 1
1.1 科学考察的目的与意义 1
1.2 科学考察任务与目标 1
1.3 科学考察方法与过程 2
1.4 主要贡献 6
第2章 人居环境概念及分析框架 13
2.1 人居环境发展历程 13
2.2 人居环境概念提出 14
2.3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15
2.4 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分析框架构建 22
第3章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26
3.1 人口发展 26
3.2 经济增长 40
3.3 产业结构 55
3.4 特色产业 65
第4章 流域自然景观条件 91
4.1 高山草甸: 左贡县邦达草原 91
4.2 灌丛: 昌都类乌齐县 92
4.3 森林: 迪庆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 93
4.4 农田: 保山市隆阳区“滇西粮仓” 95
4.5 湿地: 香格里拉县纳帕海湿地 96
4.6 冰川: 世界海拔最低的梅里雪山冰川 98
4.7 峡谷: 幽深迷境的芒玉大峡谷 100
第5章 流域少数民族环境 102
5.1 藏族 102
5.2 傈僳族 111
5.3 纳西族 114
5.4 傣族 118
5.5 彝族 121
5.6 白族 125
5.7 普米族 128
5.8 佤族 131
5.9 布朗族 134
5.10 基诺族 137
第6章 流域自然资源条件 141
6.1 水资源: 近水但难于利用 141
6.2 土地资源: 狭窄的河滩地 142
6.3 水能资源: 水量充沛落差大 144
6.4 矿产资源: 点多大矿闻名 156
6.5 森林资源: 生物多样性宝库 172
6.6 旅游资源: 多元而又有特色 175
第7章 流域山地灾害 187
7.1 主要山地灾害分布格局 187
7.2 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 187
7.3 泥石流 194
7.4 滑坡 215
7.5 崩塌 233
7.6 山地灾害聚发区: 三江并流 240
第8章 综合基础设施支撑条件 252
8.1 机场 252
8.2 公路 257
8.3 茶马古道 260
8.4 水路 261
8.5 道桥 262
8.6 索道 263
8.7 边境口岸 264
8.8 昆曼公路 269
8.9 泛亚铁路 270
第9章 流域人居环境时空演进 271
9.1 引言 271
9.2 数据与方法 273
9.3 结果与启示 274
第10章 湄公河流域国家人居环境 283
10.1 缅甸人居环境 283
10.2 老挝人居环境 285
10.3 泰国人居环境 286
10.4 柬埔寨人居环境 288
10.5 越南人居环境 290
10.6 湄公河流域人居环境考察 292
参考文献 312
附录 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基本统计数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