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评注》为《楚辞》选本,共选入屈原作品25篇,宋玉作品1篇,是《楚辞》作品中*精华的部分。原传世白勺《楚辞》中汉人作品部分,被称为拟骚作,《楚辞评注》均未收入。一方面这部分作品为汉人所作,收入《楚辞》中本身就不是很合适。其次,这些作品,除极少数篇(如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等)外,其馀的艺术成就不高,后人甚至有“无病呻吟”之讥,故此均不收入。